第二十八章 终于来了

  时间往往是你需要它快一些时,它却让你度日如年;你需要它慢时,它有飞逝如电。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喜欢作弄人。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鲍宁带着黄芝游历了东京汴梁附近的所有名山大川。因为八王派了开封府的办差官,也房书安为首,理由是保护鲍宁和黄芝的安全,实则是怕鲍宁和黄芝走的太远。所以鲍宁和黄芝在游玩的同时,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但好处也是有的,鲍宁和黄芝一个月的时间里,无论是游玩还是在繁华的京城内购物、吃饭,所有的消费,都是由开封府买单。所以鲍宁和黄芝也不客气,喜欢什么买什么,喜欢吃什么点什么。房书安趁此机会,也和鲍宁混得很熟起来。

  其余在杨府的日子里,鲍宁无事时就和文广学学杨家枪法,文广也是毫不吝啬的教授鲍宁杨家枪法。但武功往往就是这样,招式好学,只要跟着师傅,照葫芦画瓢就是了。但你不懂得杨家枪的心法的话,这杨家枪法只能算是只学到了皮毛。

  黄芝则指导鲍宁和文广射箭,在黄芝的指导下,鲍宁和文广的射箭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一个月来的接触,鲍宁早已经没有了最初对文广的敌意。两人虽然从黄达那里论,有辈分的差距,但是现在鲍宁和文广处的如同兄弟一样。

  这天,鲍宁和黄芝醒来之后,鲍宁又挑逗黄芝一番,如愿的雨露了甘甜之后。两人吃过早饭,又来到了杨府内的校军场。这里平日里如同公园晨练一样,杨门女将和众位小辈或是演练刀枪、或是演练拳脚,单人演练的、对打的、以一敌众的,好不热闹。

  鲍宁和黄芝来到校军场时,文广已经早早的等待在那里。文广正弯弓搭箭瞄准一二百米外的一个目标,只是瞄准,弓箭始终含而不发。

  “文广,怎么你天天都比我们早来啊?”鲍宁看见文广问道。

  “那是因为你和黄芝如胶似漆的黏在床上啊。”一个杨门女将打趣道。

  黄芝羞臊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抱怨的看了一眼鲍宁。

  鲍宁则是嘿嘿一笑了事。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宣八王懿旨,鲍宁速速进八王府觐见。”

  鲍宁一听就知道,是刘公公来了,该来的,终于来了。

  八王府内,八王看着眼前跪下的鲍宁,喝了口茶水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住在本王的府内,你现在的身份就是一名宦官,由刘公公安排人教你学习宦官怎么斥候主子,以及一些礼仪。”

  “从现在开始你要记住你就是一名宦官,一名刚刚暂入头角的宦官。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把你安插到皇宫里当值,给你创造机会让你接近万岁,最终取得他的信任,然后一点点的通过你的努力,改变万岁对大辽和西夏的决策。”

  “八王千岁,我真的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啊!如果我不能取得万岁的信任,到时候,您可别怪罪我啊。”鲍宁先给八王打了个预防针,万一到时候,计划没成功,这老头把责任全归罪在自己头上,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鲍宁才这么说。

  “你尽管放心就是,好了,这段时间刘公公会安排人专门教你,怎么做一名合格的黄门,遇到什么事可以和刘公公说,他会告诉本王的。灵芝郡主会定期来看你的,这段时间,你就住在王府吧。下去吧,本万有点累了。”八王有些累了,挥手向鲍宁说道。

  鲍宁跟随刘公公出了八王府,来到监栏园。监栏园负责的主事太监听说刘公公来了,连忙一路小跑赶来迎接。

  “哎呀,是哪阵风把刘公公吹到小的这监栏园来了。这次来,您有什么吩咐,您可是大忙人啊,如果没事,不会等我这小门槛的。”负责的主事太监讨好道。

  “你这小子越来越会说话了,今天洒家来是奉八王千岁懿旨,带这个宁公公到你们监栏园,让他好好学学作为一名黄门的规矩。这人是八王千岁十分器重的人,你给我找个聪明、伶俐的好好带带他,日后八王千岁准备把这个宁公公送到万岁身边服侍万岁。明白了吗?”刘公公一甩拂尘说道。

  身为一名宦官,如果想在上千名同行中出头,首先要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得学会察言观色,要不然主子的喜怒哀乐都看不出来。那么永无出头之日,平时被其他太监欺负,还是好的。如果一旦惹怒了主子,性命有没有保障就不好说了。毕竟宦官在社会的地位,甚至不如当时的娼妓。

  监栏园的主事太监,姓赵,四十多岁了,九岁进宫,二十岁出头被安排到监栏园当值,如今熬到主事太监的身份,也不容易,所以刚才刘公公的一席话。赵公公又怎么听不明白呢。赵公公此时甚至把鲍宁视为自己日后重返皇宫的贵人,所以赵公公暗下决心,以后要和这位宁公公多亲多近,以后自己的升迁,调动,可能就指望这位宁公公了。

  “刘公公,放心,八王千岁和您,如此抬爱小的,小的一定将宁公公培养好,绝不会让八王千岁和您老失望。”赵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那好,这个宁公公就交给你了,洒家要回王府复命了。”刘公公见赵公公很识趣,也就不愿意多在监栏园停留了,说完,带着几个跟班的小太监,转身回去了。

  “宁公公,这是你我二人的房间,靠窗户的这张床是你的,在另一张床睡。其他人都是四个人一个房间。赵公公特意安排我们两个人一个房间,平日里让你跟着我学习,学习之余,让我服侍你。”

  刘公公离开后,赵公公就找了一个十七八岁长的眉清目秀的小太监过来,然后赵公公对小太监耳语了几句,鲍宁就被这个小太监带到了这个房间。

  “这位小兄弟,平日里还请多多指点,但服侍我,就不用了,我会不习惯。”鲍宁连忙谢绝了这个小太监所说的服侍,要是个宫女服侍自己还行,一个太监服侍自己,鲍宁还真不习惯。

  原来这个小太监姓许,同样是因为家中贫困,孩子也多,所以经过抓阄,被家人送到净身房做了太监。但巧的是,赵公公与这小太监是同乡,赵公公又见小太监长的眉清目秀,人又很听话,老实,所以就动了怜悯之心,将这小太监要到了监栏园,跟在自己身边,平日里对待小太监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小太监对赵公公视为亲人。今天赵公公特意把小太监叫来,安排他和鲍宁一个房间,也是想日后让小太监也粘粘鲍宁的光。

  安排好了房间,许小太监又带鲍宁到监栏园各处转了转,让鲍宁熟悉一下环境。从小太监口中得知,原来监栏园就相当于太监们的进修学校,只有平日里表现优秀的,有潜质的太监才会被送到这里,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日后好分配给皇宫和各大王府。

  所以在年轻的太监心中,进入监栏园,就是他们自己实现心中目标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