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拜访村长

  班主任去了一个多小时才回来,说尹新月家没有人,他是去村长家里,打听了一下情况。

  村长告诉班主任。前几天,尹新月家父亲和母亲为家庭矛盾打了一架,母亲闹着要离婚,跑回了娘家。父亲白天要出门做工,晚上才能回来。

  他们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就是八岁的尹新月,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妹妹五岁,上小学一年级,弟弟只有不到两岁。

  平时,两岁的弟弟是母亲带,现在母亲赌气回了娘家,故意把孩子丢给丈夫,她不管了。

  丈夫在外村给人建房子做木工,不能误工,离家又比较远。家里的事,他也不管,全甩给大女儿尹新月。

  家里又没有爷爷和奶奶帮忙,两口子赌气,害孩子受苦。

  尹新月很懂事,年仅八岁,挑起“一家之主”的重担。煮饭、洗衣、挑水、看羊,包括照顾年幼的弟弟。

  尹新月因此只好停学在家,情况基本就是这样。

  “这么说,她爹妈都还活着啊,我还以为全死了呢。”那位管区负责人气愤说。

  “这个做母亲的太不象话了,能不能把她找回来?把一个家丢给一个八岁孩子,这怎么行?”吴主任说。

  “谁去找?她娘家也很远。关键她自己不愿意回家,谁找她也没有用。”班主任说。

  “难道就这么不管了?那孩子多可怜。一个读书的好苗子,生生给这对蠢爹妈给毁了。”吴主任说。

  “这种事在乡下多得很,别人想管也管不了。”有一个人说。

  “那对夫妻还不如去死了,都死了,孩子还能交给政府管。”管区负责人说。

  大家都对那对不负责任的夫妻充满了愤慨。

  “我还是希望找到他们夫妻,把问题解决,这本来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你离婚也要先把孩子的事情处理好,哪能这么搞?两个大人还没一个孩子懂事。”吴主任说。

  “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去找村干部协助,这种家庭纠纷,光靠我们比较难办。”校长说。

  “那行,我们马上去找村长吧。一定要让孩子回来上学。”吴主任雷厉风行,当即站起身,正好有关学校建设的事情也要和村长谈。

  一行人于是由校长带路,去拜访村长。这里学校,老师带着学生照常上课。

  大家在田埂小道上绕来绕去的走了十来分钟,终于到达村长家里。

  村长正好在家,一听是镇上来的干部,搬凳端茶、热情接待。

  “我们这里的学校,有很多年没有领导过来看过了,今年你们能来,真是学校好福气啊。”村长说。

  “是啊,我们离得太远,也是鞭长难及。所以还得请村长对学校多加照顾。”吴主任说。

  “那是肯定的,孩子们读书的事情,村里一定是放在第一位。”

  “这次来,就是要和村长专门谈一谈新竹小学的事情。”

  “行的,谈吧,尽管谈吧。我把另外几个村干部也叫过来,大家好好开个会。学校确实有很多问题要赶紧解决了。”

  “学校有个叫尹新月的孩子,好几天没去上学了。她家里到底什么情况?”吴主任说。

  “尹新月啊,刚刚班主任也来找过我。他们家也是一言难尽,夫妻俩结婚十来年了,相骂打架是家常便饭。谁对谁错也不好说,村里也去调解过几次,没一点用。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事,又大打出手。妻子好象是破了皮,出了血,只嚷嚷着要离婚,财产和孩子全丢给丈夫,这个家她什么都不要了。”

  “她一个做母亲的,怎么能这样?她要离婚归离婚,怎么连孩子都不管?把一个两岁孩子丢给八岁孩子,她还有没有良心?”

  “是啊,谁说不是呢?关键那做父亲的也是一个猪,老婆跑了,一个家他也不管。每天清早出门,喝得醉醺醺深夜才回来。孩子们是死是活,好象不关他的事。”

  “那你们村干部不做点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呢?顶多去给孩子送点米和菜,真的帮不了什么。总不能我给他们家带孩子。”

  “我的意思是,他们夫妻的问题,村里不做点调解工作?”

  “调解过啊,不是没调解,没用。那两家伙木榆脑瓜,油盐不进。关键是人太自私,一心只想着自己,没为家庭考虑过。这样的人你说什么都是白费口舌。”

  “能不能现在把他们一起找过来,我来和他们谈谈,听听他们到底怎么想的。”吴主任说。

  “你要和他们谈啊,行啊,这是好事啊。那我派人去找一下看看吧。”村长说。

  这时已经有好几个人走进村长家里来,都是村长叫来开会的其他村干部。村长于是随口吩咐两个人,一个去找尹新月父亲,一个去找尹新月母亲。叫他们马上回家。

  那两个人提出疑问:“他们要是不肯回来,怎么办?”

  “你不知道聪明点说话?不要说是我们找他(她),就说法院的人来了,处理他们离婚的事。”吴主任说。

  “哦,好的,知道了,保证把他们带回来。”那两人会意。

  那两人分头走了。路途遥远,得花点时间。

  吴主任又对村长说:“那尹新月呢?现在人在哪里?”

  “她啊,上午看见她,背着弟弟放羊去了,应该就在后山附近。要去找她吗?”

  “找回来吧。”

  村长又叫了一个人去山上寻找尹新月。约二十分钟以后,那人把尹新月带过来了。

  众人一看,正是中午来学校路上,遇到的那个赶着羊的小女孩。原来她就是尹新月。

  尹新月还是抱着小弟弟,因为力气小,她象抱着一头大象似的,步覆艰难。她脚上还是光脚丫子,打着赤脚。

  有个村长家女人,上前把两岁孩子接过去,把尹新月带到吴主任面前。

  吴主任一行都盯着她,这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小女孩啊。

  “你就尹新月啊,你上次的统考,成绩很好啊。”林家良首先说话,他越来越怜惜这个孩子。

  尹新月看一眼校长,大概猜到眼前都是一些什么人。她望着校长怯怯说:“对不起,我旷课了,没有请假。”

  “你家里的事,我们知道了,不怪你。这些是镇上来的领导,会帮你解决的。”校长说。

  “你的鞋呢,怎么不穿鞋,山里跑来跑去,扎到脚怎么办?”吴主任问。

  “妹妹的鞋破了,我把我的鞋给了妹妹,我没鞋了。”她轻声回答。

  众人闻言差点掉泪,不禁都把脸别了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