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装修

  林家良到杂物箱翻了好久,没找到榔头,只好拿起那把砍柴的斧子当榔头。他又找出来几个铁钉,走到卧房墙壁那儿。

  他要在墙壁上面钉几个钉子,固定住一个插座。因为他刚刚买回来一个小小的台式风扇,需要连上插座用电。

  天气又热起来了,晚上睡觉一动不动躺着,都会汗湿全身。过去都是用大蒲扇扇风驱热,真的很辛苦。现在好了,家里也买得起电风扇了。

  这是林家良的家庭迈向家用电器化的第一步,可谓是可喜可贺。之前家里,除了电灯,还真是找不出来一件带电的用具。

  家里买不买电风扇,他足足考虑、酝酿了大半年时间。这东西每天都要耗电,必然大幅增加家庭的开销,是应该慎重盘算。

  他最终被“享乐主义”的思想所打败,决定购买上这台现代化的家用设备。毕竟他周围许多的家庭,这东西早就跟电灯一样的普及了。

  他不能太落后别人,落后别人的后果,就是被别人瞧不起。

  他一买就买了两台,自己卧室和孩子们卧室各一台。他不可以独自享乐,不顾孩子们。

  他开始往墙上打钉子,钉上那个电插座。

  “咚咚咚……”板壁震动,发出巨响,樑上的漆黑尘灰纷纷掉下来,落到了林家良嘴巴里。他于是“噗噗噗”的吐个不停。

  突然“哗啦”一下,一块墙壁隔板受不住力,断裂掉下来。没想到,墙壁木板腐朽严重到这个地步,这一点力道都承受不起。

  这下好,墙壁上露出一个脑袋大的墙洞来,导致林家良夫妇的卧室跟孩子们的卧室直接相通,一眼可见。

  这让晚上睡觉变得极不方便,孩子们那么大了,让他们眼睁睁看着父母睡一张床上,实在不象话。

  据说在有些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区,人们都习惯了父母和孩子们混睡在一个土坑上面,甚至孩子二十多岁了,还是父母姐弟那么混着睡。

  本地习俗则很忌讳那种事,父母和孩子们都是严格分房、分床睡觉的,所以那个空隙必须刻不容缓的填补封闭住。

  他需要去找新的木板来,钉在那个墙洞上面。

  他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萌生了要对屋子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全面装修。这个屋子实在太破了,太多的地方需要修缮,否则,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他知道,这要花费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但是,为了让一家居住更舒适,这些开支都是必须的。

  经济条件有限,他请不起专业的装修工人,只能全家人自己动手。

  等到李月娥回来,他就把这个决定通知了妻子。叫妻子配合他,完成这个艰巨任务。

  “你去鲁师傅家借个板车,我要去木器厂买些木料。”林家良指示妻子。

  用于拖拉货物的板车,家里是没有的,必须去跟别人借。而和别人说好话借东西这种事,林家良多半是吩咐妻子去干。

  妻子却没有马上答应,居然提出质疑:“你要买多少木料呀,还用板车拉?”

  “你去借就是了,问这么多干吗?”

  “你用来做什么啊,别买多了。”

  “这屋里墙壁太破了,我要好好修补一下。”

  “你自己花钱装修屋子?好不好啊?”

  “什么好不好?”

  “这屋子不是我们自家的,是街道办公家的,谁会花钱给别人装修房子啊?得让街道办来出钱。”李月娥一下“精明”起来。

  “你想得倒是美,房子是你在居住,关人家什么事?就是墙壁倒塌压死了人,人家会在乎吗?”

  林家良的分析是对的,这种事街道办怎么可能掏钱。李月娥虽然觉得这钱花得吃亏,到底不敢违逆丈夫,就没再继续争辩。

  很快板车借来了,于是去木器厂拉来了木料。

  装修的内容还比较多,先是要捡一次房瓦,房瓦好多地方破损、一到下雨就到处漏水,家里盆盆桶桶全拿出来盛漏都不够。

  这个情况一直拖着没有解决,是因为家里连个够高的梯子都没有,爬不到屋顶上面去。

  林家良又让李月娥去街坊那里,借来一个木梯子。然后他自己爬到屋顶上去,花了几个小时,才把房瓦捡修好。

  接下来就是修补到处都是缝隙的木板墙壁。他连个卷尺都没有,量尺寸都是用手指。他就用如此简陋的工具,把脆弱的地方重新加固,把有洞的地方用木板封住。

  他还买来一些墙纸,把又黑又脏的部分墙壁,用墙纸裱糊盖住。

  林家良此刻一下化身成了经验十足的泥瓦匠、木匠,干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

  接着孩子们也回来了,主动加入到劳动中来,递的递工具,扶的扶材料,全家人众志成城、同心协力。

  一家人差不多忙碌了一整天,终于让屋子里,看起来焕然一新。屋子里各个木建结构,变得更加牢固和结实。那扇卧室门不再总是关不严,房顶多加了几片玻璃瓦,屋里变得更加亮堂一些。

  修缮完墙壁,林家良又去买了一包水泥、挑来沙土,一鼓作气,索性把地面也修补平整一番。

  屋里的泥土地面早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凸凸凹凹,桌椅板凳都摆放不稳。有时候,还容易绊到脚尖,让人跌倒。

  他就用一把生锈不用的菜刀当作瓦刀,把和好的泥浆铺在坑洼严重的地面上,然后仔细抹平。果然出身乡下,泥工也干得这么出色。

  这一干又干到天黑,一家人很晚才吃晚饭。

  看着旧貌换新颜的屋子,大家心情都很愉快,仿佛又搬了一次新家一样。人说,环境时刻影响着人类,而其中最影响人们生活的,估计就是居住的房子了吧。毕竟人一生,百分之九十的时光,是跟房子呆在一起。

  不过,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李月娥还是对丈夫忧虑的说:“房子不是我们自家的,万一我们搬走,不住这里了,那这笔装修花费,不是白白浪费了?”

  “搬走?你还能搬去哪里?难道你有本事,自己买房子吗?我们肯定是租住在这里一辈子的。买房子的事,我们这一代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指望孩子们,看他们将来有多大出息。”林家良说。

  是啊,到镇上买房子,那是多么巨大的目标啊,是他们这样的家庭敢想的事情吗?

  岳父李廉介在镇上生活半辈子,都没有建起自己的房子,他来镇上才几年?想自己买房,无异于白日做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