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故乡

  大年初一过后,就是亲戚们相互串门拜年的日子,这是几百年来颠扑不破的本地风俗。

  这一风俗所显示的,是人们对亲情关系的无比依赖。在这个残酷无情的世界上,一个团结互爱的家族,是每个人的人生港湾。人们依附于自己的家族,从亲情里面汲取力量,以保证个体更具优势。

  这是几百年来人们的朴素观念。

  在林家良的大家族里面,这样的观念就很盛行,亲人之间的联系一直比较紧密。人们物质上一无所有,至少他们还拥有浓浓的亲情。

  所以,每年春节这样的大日子里,亲人们是一定要相互串门拜访的。这也是春节最具向往的魅力所在,唯有亲情是节日欢乐和热闹的源泉。换句话说,没有了“亲情”这盘大菜,春节也将索然无味。

  今年的春节,林家良家里比往年更加热闹一些,他一共三个姐妹两个兄弟,每一家都派了代表来给他拜年。

  自从全家跟着妻子搬迁到镇上,不知不觉,林家良就成了整个家族的中心。没有投票、没有商讨,大家就一致默认了林家良家族中心人物的地位。

  大家都自觉的围绕林家良而转,家族里的大事,要请林家良到场;难以决断的事情,要请林家良拿主意;自己家的纠纷,要请林家良来当“法官”。

  理论上讲,自从林光耀去世以后,家族的中心人物应该是林家的长子林家辉才对,所有人都应该听从他的号令。

  但是,时代不同了,人们不以年纪论尊贵了,而是以地位和财力论英雄。

  这几年,林家良的实力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方式提升,虽然他仍然只是最底层的人物,但在经济和地位上,已经甩开他那些乡下兄弟和姐妹几条街。

  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谁也不放在眼里的养猪倌,跟他的兄弟姐妹相比,他已经站在更高的台阶上面,哥哥和姐姐们必须要仰头望向他。

  所有亲戚都在心中,对林家良心怀虔诚的期望。林家良是家族里先富起来的那一个人,带动整个家族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就寄托在林家良身上了。

  林家良性格上为人冷漠,所以都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却还是比较重视亲情,那些古老的亲情观念,对他影响很深。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强过亲人们,就存心的疏离他们。

  他很享受亲戚们对他的尊敬和仰慕,这似乎也是一个人努力奋斗的另一种意义。如果你得不到周围人的敬重和垂爱,好象谁也不认识你,就算当上国王,就算家财万贯,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亲戚们来了,他保持着乡下那些质朴的待客传统,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们。让客人们吃得酒足饭饱,对主人的热情充满赞誉。

  对爱面子的林家良来说,那些赞誉对他都很重要。

  尽管林家良平时特别节俭,但在这样的节日里,客人们来了,他不但会准备非常丰盛的宴席,还会给予每个客人最满意的礼物馈赠。

  这一次的客人真的太多了,宴席足足摆了两三桌。

  按照一贯的习俗,亲戚们在林家良这里做了客,就该林家良回拜亲戚们,逐个去亲戚家里做客。

  林家良首先要去的,就是自己的故乡,两个哥哥仍然居住着的那个村子。毕竟那里,有自己父亲和母亲的魂魄。

  以往春节,李月娥都不愿意回去,似乎那里就是她的梦魇,她再也不敢踏足那里。不过这一次,大哥林家辉以女儿出嫁为由,特别邀请李月娥回去做客。

  林家良心情愉快,心血来潮也对妻子说,不要驳了大哥面子,跟他一起回故乡探望一次。李月娥不敢违逆丈夫,欣然答应。

  一家人于是踏春旅游似的,高高兴兴的步行前往故乡。

  沿途的风光虽然并不新鲜,仍然给人赏心悦目的欢欣。只要心情好了,人间的每一个地方都觉得美丽无比。

  对于林敏来说,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虽然乡村的面貌变化并不大,但心情已是完全不同。这里生活过十年的记忆变得久远,现在只是客人的身份到来。

  所有遇到的村里人,都是用过度热情的语气向林家良夫妇打招呼。就算那是客套,也不能否认,大家都对林家良一家已是刮目相看。

  林家良无疑也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气氛。没有搬去镇上之前,这些村民对他远没有这种恭敬和热情。

  没有身骑大白马的排场和形式,但那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自豪却是满溢于胸。他知道,要是父亲和母亲还在,一定会为他现在的成就而骄傲。他们没有白白培养这个儿子。

  他们一家在二叔家里小坐,接过主人递过来的白糖水。

  林敏发现,自家原先居住的屋子,都被二叔家改造过了。过去留在这屋里的记忆,更加的模糊,记不起来,从前自家的餐桌是摆放在哪个位置。

  屋外的那株桃树也不在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从前不共戴天的母亲和二婶,现在竟然非常亲热的在聊天。她们一定装得很辛苦,谁都知道,她们之间的“仇怨”,不可能真正的化解。

  二婶或许有一些悔意,早知道李月娥还有今天,当初真不该对她那么坏。但事已至此,她也不可能直接认错道歉。

  他们接着去大伯家里。大伯家的孩子特别多,都把林敏姐弟当做王子、公主一样的接待,想方设法让他们开心。

  林敏知道,他们若没有搬去镇上,才不会有这样隆重的待遇。

  他们明明就是村里的人,是在村子里出生成长的;可是现在,别人眼里,他们的身份已是大不相同,跟村里人有了天壤之别。

  可见,孩子们也沾了父亲和母亲的光,地位成倍的提升,被村里人另眼相看,格外优待。

  大伯家里在办喜事,他的二女儿出嫁成婚,要办结婚宴。

  大伯的二女儿貌相普通,却嫁了个英俊小伙。只因为小伙子出生更加穷困的山村,没有姑娘愿意嫁去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那儿的男人,十有八九一辈子打光棍。

  果然,一个人选择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对,那是多么可怕的灾难。

  林家良和李月娥夫妇一整天非常忙碌,村里的人都跟他们熟,那些过去来往密切的人,都闻讯跑来跟他们相见。

  大家聊起过去,又谈起现在。村里人说,现在乡下变化也很大,田土都分到每家每户了,出工自由,再也不必听从生产队长的吆喝。

  不过,不管怎么样,还是羡慕李月娥,终于脱离日晒雨淋的乡下,去到镇上生活。

  李月娥一脸的得意,庆幸自己命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