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后处理

  货栈保卫士兵虽不多,但最终手段是人手一发单兵导弹的豪华配置,在这时代也只有田独河下游通海处的希望港有其媲美火力。

  筹委会总共不足30发的弹药储备两地分刮,可见货船和希望港有多么重要,且士兵每一发的使用都须批准。

  虽然明水师肯定不识货,但万吨巨轮的威慑力绝对不会小,一百多米钢制大船,在这世上可是绝无仅有,更别提上面的各式机械运行起来的景象,让初识的人更多是向神魔方向联想,不瑟瑟发抖都已是好胆。

  围困海域直到风帆舰姗姗来迟,用着比明水师旗舰福船长了近一倍的体型,近60米两倍大的威压。

  加上风帆舰一到场,就在对方火力范围外秀了一波饱和集火攻击,用普通子弹打击其甲板上的各项装置,加之那响彻天地的喊话与旗语随行,福船明水师士兵终于心神失守崩溃。

  “大人!贼寇火器势猛,他们一直留有余地的打击我方甲板反击力量,只要我们突围就会遭到对方攻击吃水线,不好!”副手说着就扑向纪百户。

  原来在他们说话之时,甲板上的主桅杆在刚才那一轮打击中,直接不堪重负断成两截,并砸向海面。

  逃过一劫狼狈爬起来的纪百户再次抬眼,所见之景不是在忙碌扑火,就是满身血迹倒地不起的残骸肉糜,看向近在咫尺的巨船终于突破其心里防线。

  在恐惧支配下,纪百户连忙对传令兵撕心裂肺吼道:“打出旗语,我们投降。”

  最终,两艘福船在风帆舰水炮帮助下,彻底止住了火势蔓延,靠摇撸到达岸边停锚缴械。

  整个战后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才陆续把水师和田独明军全押解到希望港,一并转交给有审讯相关经历或看过书没实践的人分开突审,而最高执行负责人就是最后加入筹委会的曹晓国。

  “孙议员,我以议长名义代,表全体人员授权开始执行第二套方案。”指挥部中,看着各方汇聚的报告告一段落,徐安岼趁议员们都聚在一起,斟酌后宣布道。

  “附议!”“附议!”其他议员也同意了徐安岼的意见,要说之前或许有人抵触,但看着如今战后报告,特别是物资清单的消耗,在场之人无不感到肉痛,才直观清楚明白这决议是多么有预见性。

  在战后清点汇总的数据中,没开战前的希望港,大家都有足够底气甚至是傲气,更对明陆、水两军丝毫不放在眼里。

  但水路两方各一战后,消耗的物资数据直让人揪心,陆战打掉整个筹委会库存15普通弹药,海战还是省着打的情况,一半的枪榴弹已化为烟尘。

  若按照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补给,除非希望港工业区自行研究出,否则翻遍整个世界都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补充,好在普通子弹复装能挽回一部分损失,但复装后的子弹多少都有隐患,着实不安全。

  有了这一次实战经历,筹委会若对以后同等战争协调更好的情况,同样弹药能再多支撑几场同类型战役都没问题。

  若按缴获对方辎重物资来算,现代火药的补充也几乎断绝,这也是早就料到的。

  明军弹药多为铅弹铁砂一类,一点都不规范,劣质火药与火器配上刀枪铠甲,各种型号完全不统一,精度误差极大。

  筹委会缴获来的火器,现阶段最好出路就是回炉重造,给即将完工的希望港钢铁厂练练手。

  “我这边已部署完成,崖县和陵水留守的两个班都是特战精英,相信他们一定不负所托。”孙德标在交代任务完后,对其他议员说道。

  “嗯,相信战士们能很好完成任务,这次俘获近千人,是不是该分多一点给我们工业口啊,此战你们安全部功劳最大,这事上最有发言权了,这样也免的我总找你借人嘛。”工业部石勇开口对孙德标说道。

  这个话题一被说起,十位议员顿时放下手里不重要的活计,唯独怕被人抢光俘虏,争先开口要人。

  由于在制定计划时间紧张,关于俘虏去向就说好搁置等战后安排,所以才有众人你一句我一言,颇有些吵闹的战后分刮。

  据战后统计,陵水来袭明军总计1825人,死伤没利用价值的高达一半以上,加上水师俘获的170人,总计共1107人可共劳作。

  十位议员按各自立场,赵仁、徐安岼旁观不参合,他两带领的政务、人事部对俘虏几乎没要求,办公场地什么的,继续帐篷将就也可,即便参与也多是从大局做和事佬。

  徐安岼在议长位置一年来,战略方向把控与处事公平等原则,深受众人好评。

  而赵仁偏向老好人性格,更多起到十人议会的中间调和作用,两人就这样被众人争论不休中,推出主持俘虏分配问题。

  “这样,除掉我和赵仁议员外,大家把理由都详细说说,摊开分细让大家参谋参谋,最后怎么分配,我们等下投票决定,这样可好?”徐安岼斟酌了下说道。

  首先开口的依然是工业部石勇,这个话题因他带起,所以在徐安岼说完后,其他几人不约而同看向了他。

  石勇了其意,看大家都盯着自己让首位发言,直接把最近建设情详情与困难,作为工业部部长管理中的各种需求与重要性说了出来,想方设法发博取大家认可。

  工业是重中之重,这点大家都认可,在希望港建设之初,工业部的几项工程优先度就排在前面,也是全力保障项目,更有万吨货轮所带物资35的大型物资都是工业口的机械设备等等,也侧面突出工业的重要性。

  但之后能源部李聪发言阐述,也指出工业部的核心痛点,在没有物资的情况,工业部即便完成各大厂房建设。

  但不能开工制造,纯属浪费云云,战俘又必须看管等等问题,所以分给他集中起来挖矿是最好选择。

  建设部李浩然以各工程建设缺人为主题,在缺少大型基建工具的当下,加人是提高建设速度见效最快的方式,不然大家就慢慢按照重要性、必要性等核心算法慢慢排队吧。

  财政部幕晓菱倒没什么要求,但希望港女性和家属为主的后勤是她管辖范围,所以有些后勤组上报给她的各方面工程项目,让她也不能退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