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规划

  再接着,孙德标和徐安岼把已经在计划的行动大概说了出来,并拿出厚厚一摞资料,详细的分析于赵仁听。

  他两有各自的野望,一个是想在军队重铸辉煌,一个是想建设一个理想社会留名青史,切共同有个相同的想法,就是让新世界的汉族复兴并引领时代。

  “好吧,一个爱玩、爱捣鼓的富二代居然怀揣如此远大理想,一个职业退伍军人也不差,你们这是打算去新世界挑战全世界的节奏啊,每个人都有私欲或崇高的理想,要不也算上我一份吧!哈哈。”赵仁被他两感染听的也激起心中某根弦,双眼放光语气坚定道。

  “哪有啊,最终构想只做了大概,细节不可能做到完美,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啊仁你在管理和查缺补漏这方面很有一手,这方面你要多费心了。”徐安岼笑着甩锅中完成权利交接。

  “嗯,可以。整体规划看上去不错,以商开局,军事随贸易开拓并重,这些都是以后的大方向可以延后到那边根据实际情况再修改,但眼前问题不少啊。”赵仁看着摊开在桌面的地图,凝神道。

  “是啊!这活不容易哎!”徐安岼颇有些无奈感叹并伸了一个懒腰。

  一个良好的开局,几乎关系到新世界的成败与效率,以商开局的计划,其中有很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现在他们压根不能解决,非得要到新世界后才能实施。

  就这半年的准备物资等事,就快败光徐安岼一手经营并成功上市的身价,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主要复杂的,就是半年筹备中有意向且非常坚定的人不多,人数的不足才最致命。

  话题兜兜转转,从和赵仁说起开局之地经无数次讨论论证后的大明琼州,到备选台湾澳洲等地分析。

  选择琼州也是精挑细选,因发展的人口不可能全靠穿越人士包揽所有,开局地还必须获有人口、农业、矿物、能源、资源等等缺一不可。

  而海南周边与明朝的局势,也是选择琼州作为登陆点的一个重要原因,琼州属明朝流放地乃边域之地,并有海峡作为屏障,亦非明朝核心要地,四面环海商路通达等等,算得上是一个很理想的开局之所。

  以台湾作为第一备选地,也因它从地理、资源、人口等等原因考虑。但台湾在明末时期几乎是一块蛮荒地,除荷兰、西班牙的据点城外,更多是土著和少数渔民建立的村庄,少有城市。

  “你们和我说说,半年前被你忽悠最终留下的,也就是那近三百号的核心人员管理下,听说你们又折腾出上千人了?这也是你们敢选人口四十万多万的琼州一角登陆的底气?”赵仁充满疑问的问出。

  “这地方,还真是我们和核心人员经过数次论证投票出来的,嘿嘿。”赵德标在一旁插了句道。

  因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必须靠铁、煤、人口等资源,而海南岛矿产几乎全有,特别是浅层褐煤不少,开采难度相对较低,在前期的其他问题几乎能在岛上找到解决办法。

  而从海南明朝历史记载来看,虽有黎乱不断,但有确切数据的四十万人也不算少,主要分布在琼州、临高、文昌、昌化、陵水、崖州等十四县、州、府、城中,其他人群聚集地除黎区和城镇外,散落在岛屿的村比之大陆要稀少很多,方便以后的兼并施行。

  最终和赵仁讲述的未来大饼中,终归讲到了实际操作上,孙德标主管安全防务,以退伍兵和军方有关人才为主,附带其他人员审核等事项。

  而徐安岼则自己负责所有项目主持并掌握大方向不让其失控,乃穿越活动的核心带头人,并为此专门注册了一家活动策划公司。

  公司核心人员,主要以上次参加过活动并筛选过一遍坚定相信世上有穿越、人品良好、无犯罪记录等品质的人,这些人的审核是孙德标安保部暗中进行的,同时所有核心员工也有互相监督的义务。

  “啊仁,现在我打算把行政管理这块交给你,公司占股也分你一份,股权目前就只有核心员工与我们三占大头,我相信你的能力和财力。”徐安岼故作深情的看着赵仁,并且一旁的孙德标也笑嘻嘻看着他。

  “滚,恶心不,多大人了!既然你们这么相信我,我就义不容辞接下了!”赵仁并没太多犹豫,信心十足接下行政管理这个担子道。

  “有你两帮忙,我就可以退休了嘛,等你们碰到拿不定主意或有分歧时再叫我啊,我也该减点担子了哦,这半年可累死我了,啊。”徐安岼在听到赵仁答复后,带着深深倦意故作轻松调侃道。

  这半年,徐安岼真的一点都不敢放松,在控制器光芒越发暗淡的当下,无时不在提醒他所剩时间已经不多。

  而要策划一起群体穿越新世界的项目,涉及的事物真的太多太多,其中很多事都不是用钱可以解决的,真被查出来他得立马去坐牢都是轻的。

  在公司的架构上,要瞒天过海的搞工业、农业、金融、安保、建设等等框架并秘密运行,虽说半年来已有雏形,但遇到的麻烦远超想象。

  出于保密考虑,去过新世界的人只有他们三人,所以之前交给核心人员的工作上,已是细分的再细分,大部分以筹办下次更大型活动为幌子进行,并主动在网络曝光面对舆论灯下黑操作,且偶尔还有官方检查要应付。

  导致报名的人大多把这个活动当成综艺,选人有多困难简直就是他们最大瓶颈之一了。即便有符合要求的,他们也没绝对把握最后公布时,是否愿意去新世界。

  因为若不这样做操作,在这无所不监控的时代,大规模人员筛选和聚集是绝对要出问题的,只有真亦假假亦真才是最好的保护。

  若有心人动真格检查,就能从第一批参与过活留下的两百多人看出猫腻,留下者多为单身青年与军伍出身。

  筛选人员的答题笔试与面试都暗指若回到古代,你能抛弃现在的一切等等问题反复出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