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辽东的秀和益州的秀

  公孙度发现这种增长实力的手段见效很快,又马上着手罗织各种罪名,平掉了辽东郡百余家豪门望族,也因此聚拢了大量的财富。

  他用这些财富招揽了许多士兵,然后东征高句丽、西攻乌桓部族,以展示自己强大的武力。

  接着又渡海攻占东莱各县,设置营州,委派刺史。

  甚至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代表皇帝发布施令,出入时乘坐的栾车都是按照皇帝的标准配置的,折腾的不亦乐乎。

  因为过于偏远,早在酝酿着相互攻伐的诸侯根本就没空理他,所以也让公孙度的名声一度高涨,甚至有一些为了逃避战乱的士子跑来依附。

  而同时处于辽东正对角,西南方的益州也开始了动乱。

  益州牧刘焉是鲁恭王刘余之后,刘余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所以他身上也算是有一些皇族的血脉,尽管这点血脉比起血统纯正的刘虞,就显得有点八竿子打不着了。

  刘焉看到皇帝被董卓挟持,袁绍等诸侯又有立新帝的意思,反正自己也姓刘,索性便在益州暗中图谋称帝。

  他任信奉轨道五斗米教的首领张鲁为督义司马,张脩为别部司马,令二人领兵攻破汉中郡,杀了太守苏固,并封锁了益州到长安的通道斜谷阁。

  然后又拦截杀掉了朝廷派来的使臣。

  接着和公孙度一个打法,找借口除去了王咸、李权等十几个益州豪族,用占有的财富来扩张势力。

  犍为郡太守任岐和校尉贾龙出兵讨伐,却被刘焉的军队杀死。

  渐渐的他有些得意忘形,和公孙度一样制作了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御车。

  时任北军中候的刘表上书,痛斥刘焉大逆不道的记录,阳城目前有七千六百五十一户,贾逵征募了七千四百九十名新兵,没征召上的都是家中没有壮丁,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的家庭。

  因为阳城新建,在林凡的默许下,贾逵对这些家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做出多收取赋税或是增加劳务的举动。

  这么一大批士兵不但需要大批物资,还需要大量的粮草开销。

  尽管阳城有一些税收,但却只够养活这些士兵。

  可毕竟还要发展,所以在不打仗的时候,也要让士兵发挥作用。

  林凡马上决定让华雄、王方带走其中的三千人训练,其余则作为屯田兵在阳城附近开荒,准备明年耕种粮草。

  这时的贾逵职责又从征兵转为了监督阳城扩建。

  因为此时已经入冬,城池扩建的速度十分缓慢,到了深冬的时候,还会有许多百姓的住所没有着落,所以林凡便想让贾逵前往监督、协调,从而提高扩建速度。

  贾逵也并不介意林凡让自己不断的变换任务。

  因为这时的他才十七岁,雄心勃勃,正想尝试接触各种政务,以便于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在不久后,他还给林凡推荐了一位同乡。

  这人名叫孙资,字彦龙,曾经因博学多才被王允推荐做了县尉,后来由于给被人杀死的兄长报仇,将仇人杀死,才弃官躲避在颍川郡。

  在接到贾逵的来信后孙资马上就来到了阳城。

  林凡自然了解一些这位孙资的过往,他在魏国掌管机要三十年,处理军机情报,后来被封为中都候,是曹魏后期的重要谋臣之一。

  此时只是个比贾逵大上三四岁的年轻人。

  当孙资看到贾逵信中描写的主公林凡竟然比自己还小,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不过林凡对他的反应并不在意,当即让有过政务经验的孙资担负起屯田官的任务。

  整个阳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在不断的运转。

  所有人都各司其职,这就让林凡本人完全清闲了下来,甚至几天不去一次政务厅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进入深冬的时候,他的帝具五视第三重透视已经大成。

  此时他只要集中精神,眼前之人的穴位、经络、骨骼,以及内气流动的情况都一目了然。

  最初施展起来还有些不习惯,但没过多久就完全适应。

  这时林凡才察觉这一重对于实战的作用十分明显。

  要是能在战斗中,清晰明了的知道敌人的气集聚在哪里,或是知道对方身体有什么不灵便的地方,会大大提高战胜的几率。

  小,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不过林凡对他的反应并不在意,当即让有过政务经验的孙资担负起屯田官的任务。

  整个阳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在不断的运转。

  所有人都各司其职,这就让林凡本人完全清闲了下来,甚至几天不去一次政务厅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进入深冬的时候,他的帝具五视第三重透视已经大成。

  此时他只要集中精神,眼前之人的穴位、经络、骨骼,以及内气流动的情况都一目了然。

  最初施展起来还有些不习惯,但没过多久就完全适应。

  这时林凡才察觉这一重对于实战的作用十分明显。

  要是能在战斗中,清晰明了的知道敌人的气集聚在哪里,或是知道对方身体有什么不灵便的地方,会大大提高战胜的几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