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阿米巴计划

  又是一周时间过去,陆泽迎来了第一批人才。

  上周日去省城主持面试,面了十几个求职者,最终答应来的只有四个人。

  当时陆泽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三个最看好的人才。

  其中两个市场,一个运营管理。

  结果陆泽联系后,这三人都表示了拒绝。

  尽管陆泽开的工资待遇,哪怕是放在省城都很有竞争力,可依然吸引不来这三个最想要的人。

  这就是小公司的无奈,在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难免会被人看轻。

  倒不能说那些人恃才傲物,亦或是没眼光。

  毕竟创业九死一生,小公司能活过三年的,可能还不到10。

  也怨不得人家谨小慎微,只能怪自己还不够强大。

  陆泽只好退而求其次,联系了另外三个备选的求职者。

  好在,这三人答应的都挺痛快。

  加上唯一一个来面试的会计,也答应了来【绝味包子】入职。

  因此,此刻出现在陆泽面前的,正好有五个人。

  市场专员李辉和肖文斌,运营经理赵晓慧,会计陶佳雨,以及人事刘敏。

  没错,刘敏也很果断地辞了职。

  她在拜托何青敲了敲边鼓后,毅然决然地跟着这些人,一起来入职。

  刘敏能来,陆泽当然是非常乐意看到。

  本来那天面试的两个人事,他都不怎么满意。

  要知道,对绝味包子来说,人事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丝毫不比市场和运营管理差。

  招人、培训,人员管理和调配,以及以后的加盟店培训管理,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其实更接近于人力资源管理。

  不是光简简单单负责招个人、记录点考勤,那种简单的人事工作可比。

  对刘敏陆泽相当看重,可以说包子店的能不能快速发展,她才是关键。

  毕竟,这年头做点生意,还没到十几年后那么卷。

  大多数企业都是野蛮生长,在前期基本用不上什么精细化运营。

  所以,对大多数管理职位,陆泽没有要求太高的技能水平。

  但人力资源这个职位却很不一样,因为任何生意都是以人为本。

  每一个包子店都需要人去经营,而合格的店长和员工,都要靠刘敏去负责招聘和培训。

  再过段时间,甚至刘敏一个人都搞不定,还需要为她再招聘几个助理才行。

  这就是陆泽为何坚持,一定要尽快招聘专职管理人员的原因。

  摊子一旦搞大了,再不是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

  必须要有职业经理人来辅助,帮忙分担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陆泽让刘敏等人,来少年宫的办公室集合。

  虽然这是【拾光】公司的办公室,但是给【绝味包子】的员工临时做一下培训也不妨事。

  都是自家生意,他也不怕刘敏他们知道太多。

  陆泽介绍道:“首先,欢迎大家加入【绝味包子】公司。

  这里,是我另一个创意文具公司的办公室。

  【绝味包子】因为才刚起步,各位也是刚刚入职,没必要单独租个办公室,所以就先安排在这里培训。

  希望接下来,大家能群策群力,早日完成【绝味包子】的县城市场布局。

  我们争取在明年开春,就可以进军省城。

  到时候,直接在省城租个大办公室,我也算带领大家,重新杀回省城了,哈哈哈”

  虽然是画饼,但五人还是听得热血沸腾。

  刘敏已经算是熟人了,比起其他四位同事,她胆子要大的多。

  刚听完陆泽的话,她就直接调侃道:“陆总,到时候进军省城了,会不会给我们涨工资啊?”

  “那是必须的。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达成了十个县的布局,涨工资又算什么。

  到了省城,还有更重要的岗位等着大家。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大家可以随着公司一起成长。

  【绝味包子】在快速发展,只要你们的能力和成绩能跟的上,职位也必定会水涨船高。

  不像大公司,你做的再好,成绩再多,也只能熬资历。

  只要【绝味包子】进军省城,必然会继续扩充管理团队。

  到时候,各位都会担任各部门领导岗位,各自分管一块。

  涨工资,只不过是职位的附带品而已。”

  “陆总,听你这么一说,我都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开始工作了。”刘敏激动地说道。

  有个熟人也是好事,刘敏的这种互动,就好似和陆泽在唱双簧。

  其他几人,也被带动地情绪高涨。

  他们愿意来【绝味包子】上班,一开始只是看中了陆泽开的高待遇而已。

  没想到,来了之后竟然有这种惊喜。

  要真像陆泽所说,【绝味包子】进军省城就能升职加薪,那可真是来对了。

  来年开春,好像也没剩几个月了。

  这种升职加薪的速度,以前想都不敢想。

  虽然目前还只是市场专员的肖文斌,已经在畅想着当上市场经理的日子。

  他忍不住激动地大声说道:“陆总,您就直接给我们安排任务吧。”

  “呵呵,别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

  先要给大家做几天培训,然后才好分配任务。”陆泽笑着回道。

  刘敏不解地问道:“陆总,我们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怎么还要培训啊?

  您只需要大致介绍一下,我们很快就可以上手工作的。”

  刘敏的话,其他几位新同事也深以为然,纷纷点头同意。

  “呵呵,你们的工作经验,只能代表过去。

  却不一定能够胜任【绝味包子】接下来的工作。”陆泽笑着回道。

  刘敏很不理解:“不会吧,陆总?包子店的业务,还能复杂到哪去?”

  “一个包子店确实不复杂,哪怕是十个包子店,也复杂不到哪去。

  但如果是一万家包子店呢?

  你们不会以为,我上次面试时说的千城万店,就只是说说而已吧?”陆泽不屑地反问道。

  刘敏只能掩饰了一下尴尬,试探地说道:“嘿嘿,陆总,【绝味包子】这不是才只有十家店吗?

  真要一万家店,都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一万家门店,难道是凭空诞生的?

  如果,一开始不按照一万家店的模式去规划、去调整,你又凭什么觉得,就能顺理成章地发展到那么多门店呢?

  我相信你们目前的能力,足够应付【绝味包子】现在的状况。

  可如果开到五十家店、一百家店时,你们的能力跟不上怎么办?

  到时候管理乱套,公司说不定都会直接垮了。”陆泽不停地反问着,引导他们深入地去思考。

  只有带着这个问题参加培训,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运营经理赵晓慧,直接问出了关键问题:“陆总,难道咱们现在就按照一万家店的管理规模,来进行培训吗?

  真要那样,几天时间也不够啊。”

  她之前在洪客隆商场担任过经理助理职位,还是有一定见识的。

  洪客隆是江右省本土的第一家准超市企业。

  自1995年首开仓储式开架自选商场先河,一炮打响后,发展一日千里。

  虽然目前还不是连锁企业,只有一家门店而已,但那也是个准大型超市。

  十几年后,洪客隆发展如日中天时,一共有20多家大型超市门店。

  洪客隆集团公司还涉足了百货、房地产、酒店等业务。

  能成气候的企业,现在必然有过人之处。

  赵晓慧在洪客隆商场工作两年,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也是陆泽愿意录用她的原因。

  她也果然没让陆泽失望,问出的问题直指核心。

  “当然不是,现在怎么可能去按照一万家店的管理规模去培训。

  不过,虽然不是按照万店规模培训,但今天我们要培训的内容,恰恰对千城万店计划至关重要。”陆泽郑重地回道。

  刘敏忙着急问道:“陆总,是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要培训的内容,叫做阿米巴计划。”陆泽终于把答案揭晓。

  阿米巴经营模式,由霓虹国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创立。

  从本质上来看,就是通过划小单元,把企业变成一个个“直接利润中心”。

  实现责任主体下沉,让员工从“为别人干”到“为自己干”,实现角色转变,达到业绩倍增。

  阿米巴的本义是一种生物,生命力超强,可以随意的分裂和组合。

  用阿米巴这种生物来比喻企业,如果企业可以不断裂变、复制、组合,无疑企业的生命力也是极强的。

  所以这种经营方法,被称为“阿米巴经营模式”。

  而多年后在华夏流行的阿米巴模式,早已经不是霓虹国原本的那套阿米巴模式。

  而是结合特殊国情进行了改良,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经营模式。

  尤其以连锁门店企业的员工合伙人制度,更为盛行。

  像海底捞和百果园等以服务著称的连锁巨头,本质上都是另类阿米巴。

  陆泽想要推进【绝味包子】的千城万店计划,就必须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行。

  否则,开不到一百家店,就会达到极限。

  把自己和父母给累死,也不可能继续发展下去。

  “阿米巴?”刘敏等人听后一头雾水,异口同声地念了出来。

  这是他们从未听过的词汇,就连字面上的意思,都不知道是什么。

  陆泽坚定地说道:“没错,就是阿米巴,这就是【绝味包子】千城万店计划的核心。”

  ----------

  :抱歉抱歉,昨天上班焦头烂额,忙的耽误了更新。

  熬夜码出一章,先发出来。

  下午还会多写点,把昨天的补上。

  年底收尾工作不易,谢谢大家理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