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琉璃与侵略

  众多家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猜测了半天,也不知道李世民突然的调派是怎么了。

  上奏之后,李世民也不给解释。

  就这么拖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了了之了。

  他们现在非常的忙碌,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十一月。

  长安开始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每到正月,将有有三件大事会发生。

  一是年终总结,各地大小官员要上报自己的各地的情况之类的,来长安的信差变得更多。

  二是科举,通常是秋收后报名,正月左右进行考试。

  这个时间既不会耽误秋收,如果高中还能拿着骑着马回去光宗耀祖。

  因此来长安的学子变得更多。

  三是万国来朝,据《唐六典》记载,向唐帝国朝贡的国家累计多达三百余,至唐玄宗时期尚存者有七十余。

  现在是十一月,不少的国家已经派遣使者出发来往唐朝。

  伴随着他们的到来的还有各国的商队。

  有机灵的商人早早的就出发了,目的是为了早点到达。

  所以市坊上已经开始出现又外国的商人了。

  乘着天气晴朗,李泰终于不用在守这高炉了,难得的陪着阎宛在逛市坊。

  “昆仑奴强壮的昆仑奴。”

  “宝马,上好的汗血宝马···”

  “胡椒,香气四溢的胡椒···”

  李泰一眼扫过来,到了卖胡椒的人摊位面前,指着精美的包装的盒子问道:“胡椒怎么卖?”

  “二两金子,一两胡椒!”商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到。

  “太贵···”李泰摇了摇头,直接拉着阎宛离开了。

  花椒是华夏本土的植物,但是胡椒却是唐僧从西域引进的。

  如今唐僧还没回来,胡椒只能靠商人运送过来。

  因为可以当作调味料,再加上物以稀为贵,这东西比金子还贵。

  胡椒不仅受到华夏人的喜欢,甚至在欧洲被当作货币,极为富裕的人家才有胡椒袋···如果没有那就是底层人。

  李泰想着或许可以大规模的种植这些东西,反倾销给他们。

  “别走啊,便宜卖,便宜卖。”商人连忙喊住了李泰。

  而李泰则是头也不回,继续往前逛。

  “新罗婢,漂亮的新罗婢。这位大人来看看这新罗婢。

  看不上没关系,这还有菩萨蛮。”

  事实上,长安不仅仅是上贡的地方,还是个人口交易市场。

  最常见的便有三个东西,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

  昆仑奴,皮肤黑色,东南亚或者非洲来的人。

  菩萨蛮,本是一首乐曲,后来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漂亮女子。

  新罗婢,能歌善舞长得好看,新罗国人(棒子国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罗很穷每年能够拿得出手的就是只有漂亮的新罗婢。

  这个特产备受欢迎,导致很多海盗都上去直接抢人。

  唐朝很多沿海地区到处都是新罗婢。

  这个人显然非常有头脑,将新罗婢和菩萨蛮一起卖。

  她们很漂亮,但比不上武媚娘和阎宛。

  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李泰看见了菩萨蛮的衣服。

  这个颜色不像是染上去的,这个材质以及细密程度,还有那褶皱。

  李泰猜测这应该不是麻衣而是棉花。

  西汉时期印度产地印花棉布,蓝色地显白色纹样,在棉布左下方有菩萨像。

  汉朝时多用‘绵’字,宋元时期才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推广。

  主要是通过“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

  而这个时候,种植棉花的是被打下来的高昌(新疆吐鲁番)。

  棉花被称为木棉,织成的布也被称为白叠子。

  在元明的时候被当作税收,堪比货币一般的存在。

  如果李泰没有猜错,这个菩萨蛮应该是高昌人。

  这群人也许是将高昌人给抢了,也有可能是买了下来。

  见李泰和阎宛停下了脚步,那人连忙凑上前开口对着李泰说到。

  “这位大人,看看,看这姿色都是上好的美人。

  都便宜卖,买一个新罗婢,送一个菩萨蛮,成双成对保准大人您尽享齐人之福。”

  买一送一还真是会做生意···

  李泰笑着问道:“大唐话说的很厉害吗,多少钱?”

  “五十两银子,您看上就带走。”

  商人连忙谄媚的打开了笼子,将两人拉到了李泰的面前。

  李泰扫视了对方一番,衣服的材质细密,不少的褶皱痕迹。

  这句对是棉花没错了,这东西遇上了,绝不能错过先买下来再说。

  “你这一趟有多少人?”

  “一共有带了两百人!”商人看着李泰有些不解。

  “我全都要了,待会你送到魏王府!”

  李泰话音刚落,却察觉阎宛将自己给抱的更紧了。

  低头一看,阎宛正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叩谢殿下。”商人顿时喜笑颜开,朝着李泰行礼。

  本以为这趟要白来了,因为唐朝以丰盈为美,这一群菩萨蛮一路上饿的都瘦了···

  穷人嫌贵,富人嫌不美,以至于生意并不好,没想到竟然竟然一下子就卖出去了。

  “夫君···为何购买那么多的新罗人?”阎宛忍不住开口问道。

  “怎么吃醋了?”李泰笑盈盈的看着道。

  “没···只是,两百个奴婢···夫君身子骨恐怕受不了···”

  阎宛虽然嘴上没说,但是满脸都写着吃醋两个字。

  “哈哈哈,放心,本王不是那种人,此事到时候在和宛儿说道说道。”

  阎宛有些闷闷不乐:“···”

  “羊肉串,正宗的烤羊肉串···”

  李泰眼睛一亮,连忙对着商人说到:“给我来一百串。”

  这烤羊肉串出现的很早,在《汉代画像》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马王堆还出土过烤肉串用的扇子。

  “好咧。”商人直接将肉串放在炭火上,用扇子扇风。

  “别吃醋了,夫君给你吃羊肉串···”

  阎宛无语的看着:“···”

  “您的肉串好了。”商人将考好的肉串用纸包裹递了过来。

  身旁的仆人连忙上前付钱,接过。

  李泰从中抽出了一根,拉起了阎宛的手,放到了她的手里说到。

  “来,吃个肉串开心一些,给本王笑一个?”

  阎宛勉强着露出了一个笑容,接过羊肉串。

  “笑一笑十年少。”李泰也拿过一串,尝了起来。

  没有辣椒···舍不得放盐,还有些膻味,口感还有点肥腻,不怎么好吃。

  “没滋没味的···”李泰皱起了眉头看向了那人问道:“你这是是哪里羊肉?”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iiread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这是正宗的突厥羊,不信大人看看。”

  那人径直指了指只剩下的半只绵羊说到。

  “是绵羊啊!”李泰撇了一眼,见到那白色的羊毛问道。

  绵羊和山羊不同,绵羊比较懒惰,但是毛长得多,肉质比较肥

  而山羊则比较好动活泼,肉质比较有嚼劲和弹性。

  所以,人们自然而然认为肥羊是上好的羊。

  这还算是个比较良心的商人,用的是绵羊。

  “突厥都是这种羊么?”李泰开口问道。

  “都是,都是上好的肥羊。”商人连忙回答道。

  “恩。”李泰没说什么,暗暗记在了心里。

  一路逛过去,奇珍异物倒是不少。

  而李泰则没什么心思在逛了,脑海里都在想着如何组建商会。

  “夫君,此次心事重重,莫非在想那新罗婢?”

  阎宛黏在李泰身边气鼓鼓的问道。

  “宛儿可听说过白叠花布?”李泰笑眯眯的开口问道。

  阎宛略作思考回答道。

  “白叠花布?府上好像有,父皇赐了一些。

  夫君问这作何?”

  “那奴婢的身上穿着的是白叠花布。

  这白叠花布保暖比起那麻布可要好的多,价钱却貂皮等要便宜。

  可用作过冬御寒,我在想那木棉是否能够带到大唐种植。”

  “原来如此,宛儿错怪夫君了。”

  你啊!成天便知道吃醋···迟早的变成那醋坛子。”

  ···

  没过多久,两百个人被绳子帮成了一串。

  商人牵着绳子像是牵着牛一样,在队伍后面还有不少的人看着。

  商人将人牵到了魏王府门前。

  这一幕,引得无数人指指点点,要知道这个个都是貌美如获的年轻女子。

  “早市上听闻,魏王买了两百个奴婢,还以为是谣言,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长得真美啊,只是不太好生养,一个个的都瘦成这样。”

  “虽然不好生养,但是耐看啊!”

  “两百个···魏王能受得了么?”

  ···

  “夫君,商人来了,要不要见一见?”阎宛一脸惊喜的说到。

  “不用,付钱便可以了。”李泰毫不在乎的说到。

  很快,商人一脸开心的拿着钱离开了魏王府。

  而李泰已经有些等不及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李世民了。

  棉花浑身都是宝,可是有‘作物之王’‘白金’的美誉。

  棉花可以用来做衣服,棉籽可以用来榨油,花蜜能养蜂,棉粕可以用作饲料。

  而现在大唐主要用的是苎麻,又被称为(中国草)。

  产量低的可怜,即使是现代非常科学的种植也只有亩产不到250kg不到,而棉花平均的产量在400-500kg

  两者相差可就是一倍的差距甚至更多。

  李泰走到这群人面前,扫视了一圈开口问道:“你们谁会大唐话?”

  面前的奴婢顿时骚动了起来,像是受惊的鹌鹑,看着李泰的目光皆低下了头。

  李泰皱了皱眉头目光凌厉的扫过一众人:“若是没人会说大唐话,那便都要死!”

  话音刚落,奴婢中不少人传出哭声和交谈声。

  显然有人听得懂,但却不愿站出来。

  “你,出来。”李泰指着一个哭的最凶的菩萨蛮,目光示意侍卫将人给带出来。

  “等等,奴会···奴会大唐话。”

  一旁好似是她的姐姐连忙站了出来,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回答道。

  “你领十个种过木棉的人出来,跟本王进宫。”

  很快,那人便带着十个人害怕的站了出来。

  “剩下的人安置好。”李泰对着侍卫说到。

  “备马,本王要带她们进宫。”

  很快,李泰带这十个新罗人来到了宫门前。

  “启禀陛下,魏王殿下带着十个奴婢在殿外求见。”宦官开口禀告道。

  “两百个奴婢??还带着十个进宫···这是要送朕十个??”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知道李泰埋下了两百个奴婢,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但是没想到居然还送十个进宫来,顿时脸皮不断地抽搐···这可真是父子情深···

  “准”

  “儿臣见过父皇”

  “免礼。”

  李世民面露怪异的开口问道:“皇儿,朕听说你买了两百个奴婢。

  这是为何?”

  “回父皇,儿臣注意到她们身上穿那木棉织的衣服。”

  “哦?此物怎么了?”李世民有些不解。

  “儿臣以为,此物甚暖,可在大唐种植,木棉比那麻布更好。”

  “恩?”李世民表情严肃了起来,这东西好像高昌国进贡过。

  但自己并没有仔细的研究过,毕竟每年进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具体如何自己也不知道。

  想到这,李世民转头对着宦官说道。

  “去,那一匹麻布和白叠子布来。”

  “是!”

  很快,宦官就将麻布和白叠子布给找来了。

  李世民细细的摩梭着两者的差距,这一上手就能够感觉到棉和麻的区别。

  “木棉确实比麻布要柔软,暖和。”

  李泰缓缓的开口解释道。

  “麻衣透气,凉爽,耐磨,夏日里十分适宜,可冬日里麻衣却不够保暖,

  寻常百姓被子里塞的是那柳絮,鸡毛,稻草,甚至是只能躲在炉灶旁。

  大户人家里被子用的是那丝绸,貂皮,毛绒。

  此物,儿臣试过了,虽然比不上貂皮,但保暖远胜那麻布。”

  说起冬天就得提起火炕《诗经小雅瓠叶》云“炕火曰炙。”

  又比如《左传》:“宋寺人柳炽碳于位,将至则去”

  显然,唐朝有火炕这东西,让人相当的无语的是,这暖炕技术也让棒子国给申遗了。

  李世民听完连连点头,反问道“这木棉的亩产,成本,在大唐能否种植??”

  “大唐可以种植,至于亩产···儿臣也不知。

  不过儿臣已经买下了那菩萨蛮,想来她们会知道亩产,知道如何种植。”

  李泰只知道棉花是白金,在唐朝境内是可以种植的。

  至于这个时候的亩产,成本以及种植方法,那真是抓瞎。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立即:“那皇儿有何打算。”

  “儿臣打算先将菩萨蛮审问一番,在派人去高昌打探一番。

  若是可以借着商队收购一批种子和会种植的高昌奴。”

  李泰想了想回答道。

  棉花这东西事关重大,无论如何也要拿下。

  “此事,如何避免其他家族非议呢?

  皇室派出商队,恐怕将受到不少非议。”

  “儿臣有办法让所有家族听命于我。”

  “哦?”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何种办法??”

  “商人趋利避害,若是以利诱之,必定蜂拥而至。”

  “皇儿有何利,能让所有商人听命?”

  “自然是那金山银山!!”李泰面露微笑的回答道。

  “嗯?”李世民眉头紧紧的皱着。

  “儿臣有炼制琉璃之法,此法非常的便宜。”

  “琉璃炼制之法?”李世民一惊。

  琉璃在古代被当作宝物,价值千金。

  在佛教中是‘七宝’之一,认为是具有神灵气息的宝物,能保佑十方安泰。

  并且这东西还被用来装舍利子。

  李泰自信的回答道。

  “儿臣将做好的琉璃贩卖给各大家族,这也一来必定能以利驱之。”

  李世民想了想,沉吟到:“此法倒是可行,只不过琉璃价格高昂。

  心中嫉妒想要但手中无钱者,便会更加剥削那百姓,此法对大唐无益啊!”

  确实,对于各大家族来说,钱不够买不起就只能搜刮钱财来买。

  搜刮的对象只有那百姓,最终这些钱会流到李泰的手里。

  李泰得到了钱财,各大家族拿到了琉璃,只有百姓被搜刮了一番。

  得益的最终只有李泰,这对整个大唐来说并不好。

  “父皇可曾想过,做国商生意,将琉璃卖到他国?”

  “卖到他国?”李世民眉头紧紧的皱着。

  “儿臣以琉璃利诱,他们既然像加入必定要付出听从儿臣的命令。

  儿臣将琉璃做成佛祖的模样,卖到那西域换取西域的牛羊。

  他们拿着西域的牛羊又到儿臣这里来在此换购。

  周而复始,西域的人多了琉璃做的佛祖,儿臣多了牛羊,家族则多了不少银钱和牛羊。

  儿臣在以低价的形式将牛羊卖给百姓,换取粮食。

  这么一来,百姓有了牛羊,儿臣又了粮食,家族则挣了不少钱,西域则得到了琉璃。

  可谓是皆大欢喜。

  此等方法,亦可以用在那高昌国身上。”

  “当真是妙啊!!”

  李世民当即面带者赞许说到。

  这个想法其实是加盟,自己做批发商,各大家族做经销商,卖给消费群体。

  这样一来,自己和经销商的利益就绑在了一块,自然不会阻挠自己。

  用琉璃换取对方的牛羊或者矿产,都是非常的值得的,因为这东西压根就不值钱。

  再将自己得到的利润反哺给百姓,大唐整个国力就会不断地变强,而对方则会越来越弱。

  这便是技术垄断与倾销。

  利用技术优势,可以快速占领对方市场。

  而现在,可以快速的拥有对方的各种资源,比如矿产,人口,甚至是土地。

  等到他们察觉到问题之后,已经为时已晚。

  百姓早已经被这个政权给压榨的失去了信任。

  这个政权自然无力反抗,只能继续被压榨,直到被推翻为止。

  最好自己再扶植一个新政权,进行大规模的洗脑教育。

  等到过上十几二十年,或者过上一代,他们就会彻彻底底忘记仇恨,成为大唐人。

  这一整个过程叫做倾销,殖民,侵略,占领。

  这么一条龙下来,想来大唐这个时期无人能挡。tg19119178171ht1t:x-forarded-for:10423322939x-real-ip:10423322939nnection:closeaept-endg:gzip,defteer-ant:ozil5nt60appleebkit53736khtl,likeckochroe41afari53736referer:htt:htl102102650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