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追杀

  浓密的乌云,缓缓排开,一线阳光,照在浅滩之上。

  一行数十人,骑着马,护着数架马车,缓缓驶出林荫小道。

  “师兄,歇一会儿吧,纵然人能坚持,马儿也坚持不住了。”

  一位骑手扭头看向身边的领头中年人。

  那中年人双目犹有血丝,忧心忡忡,但看到众人都面带疲惫,无精打采,实在是行不动了,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好,那就歇一会儿。”

  “注意,小心防备追兵!”

  那师弟勉强笑了笑,强打起精神,下马步行,牵着马儿去河边河水。

  后面用帘幕遮着的马车里,博阳道人穿着白麻衣,缓缓拄着拐杖,走了下来。

  幽幽叹了一口气,望了望天色,他摇了摇头:

  “天谴何其之速也?”

  向来道法高深的三人,自那一日过后,先后遭到反噬,如今还能站着说话的,仅剩下他一人。

  尽管如此,他鬓发也是衰老,一夜尽白,肌肤失去光泽,满是皱纹,如同耄耋老人。

  双目之中,浑浊无神,全然没有半点神采。

  “想当初,老夫也是养生有道,面如赤子,岁有六十而形体不衰·····如今却连走几步都不成了。”

  他咳嗽了两下,对着身边服侍着他的两名弟子说道:

  “别费神了,把我们三人丢在这里,你们分散而逃,或许还能有半数脱身·······要是再带着我们,恐怕都走不了了!”

  他的入室弟子许长龄年岁尚浅,此时双目噙满泪水,哽咽道:

  “师父,徒儿怎能丢下您,独自逃生?”

  博阳道人骂道:

  “痴儿何其不智?你道你留下就能救我?”

  “留下来,早晚都被追上!”

  “我们三个已经是废人,回去门里又能如何?”

  “你们几个还年轻,回去了,自有你们师祖照应,日后好生修炼,好好活着,就对得起我了!”

  说着,他举起拐杖,作势就要去敲。

  许长龄双膝跪地,重重地叩首道:

  “师傅,当年如不是你救我,我不是饿死,就是被人打死,这时候我怎么能走?”

  “······就让我陪着您一起走吧!”

  博阳原本只是作势要打,听了这话,当真是怒了。

  拐杖重重地敲下,半点都不留情。

  “快走!快走啊!”

  “留下送死吗?陪葬吗?啊?!”

  “给我拖着他走!”

  胸口不断地起伏着,博阳命令着几个记名弟子,强行拖着许长龄:

  “追兵一时半刻就到,再不走,所有人都要死!”

  他用着衰老的声音,斩钉截铁道:

  “你们不走,不过是多死几个人罢了,还不如留下我们,自家逃生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蜀王正当运势,谁能阻挡?”

  “但是他还没得天下,江南,幽州,都有龙气。”

  许长龄一边挣扎着,一边叫道:

  “师傅,我们一起走,去江南,去幽州,李成业的人追不到那里!”

  “痴儿,那江南一地,怎么跟蜀王相争?”

  “胡人内乱,数年难以平定,早晚也被剿灭。”

  “你们安心回山,好好修炼,不要存着复仇之念,等到大器已成,这李成业垂垂老朽,你再来乱他的天下!”

  博阳道人幽幽道:

  “他此刻运势鼎盛,但不可能永远如此。”

  “他会衰老,会昏庸,会刚愎自用······跟随他的人,也迟早变心,不再忠诚。”

  “到那时,你们中如有人修成真人,自可徐徐图之,乱他的国家,败他的运数,坏他的法度,让他子孙相残,内廷动荡,朝纲不稳·······为我报今日之仇!”

  博阳道人话已说尽,就不再多言,只是催促着他们赶紧离去。

  毕竟是曾经修至真人的道业,尽管眼下法力十不存一,到底以往修成多年的经验仍在。

  他已经感受到自家死期将至。

  目送着数十人缓缓离去,分散四方,他苦笑着,叹道:

  “这就是天命啊········真不甘心·······就差一点,就差一点啊·······”

  “天道之威,实不可测,可叹,我一生的修行,都付之流水。”

  马车内,希芸道人听着这话,艰难地睁开眼睛,气若游丝,哼着:

  “·······我不愿受辱狱卒之手······师弟·······劳烦你······”

  话未说完,意思却已经明了。

  任何时代,监狱都是非常黑暗残酷的地方。

  无论男女,进入监狱,都少不了各种磋磨。

  希芸道人一生修行,却是自知必死,宁可死在这里,也不想在牢狱之中,受狱卒百般折辱。

  博阳道人听了,连连点头,又看到多年的师兄弟,原本也是道行高深,仙风道骨,如今都面如金纸,死气沉沉,一时间悲从中来,潸然而泪下。

  过了一会儿,这片林间,燃起浓烟,渐渐火苗缭绕,吞没这处。

  半里之地外,一行数十人,都是骑士,正顺着小道缓缓追踪行迹。

  突然有人察觉滚滚烟起:

  “大人,那处起烟了,似乎有人放火?”

  那名负责追踪的巡检,睁大眼睛,猛地想到了什么:

  “不好,当心贼人放火烧山!”

  “什么?”

  其余的骑手都是大惊。

  “快,我们去看看,这破地方干燥,别真的烧起来。”

  很快,一行人赶到原地,却正见到浓烈的火光包围之中,有三名道人,各自坐定,掐诀念咒。

  为首的博阳道人,面上带着宝光,隐隐有些威仪,见到他们到来,勉强睁开眼睛,开口道:

  “你们是蜀王麾下?”

  那名巡检出声应道:

  “正是,你等就是谋害王上的贼道?”

  博阳道人听了“贼道”二字不以为然,叹道:

  “成王败寇,不过如是罢了·······本座既然谋蜀王不成,自是获罪于天,合该命绝于此。”

  “果然是你们······你们的门人弟子呢?”

  巡检查看了周围,火势已大,不太可能将这三人生擒了。

  希芸道人也出声道:

  “我三人法术通玄,颇有灵验,却始终不敌天地时运,今日之败,说是咎由自取,并不为过。”

  “然而其余人不曾掺和,一切孽报尽归于我等。”

  “我等死后,你们就可以这般回复蜀王。”

  话音未尽,一根巨大的枯枝爆开,火光将三人吞没。

  西岐道人直到最后才出声,只是再无别的言语,仅仅是一声长叹而已。

  烈火焚烧不久,火光之中渐渐有宝光生出,化作三道五彩虹桥,横跨天际。

  异象持续了半刻方才渐渐消失。

  巡检见了此景,咬着牙,气得简直想打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名传万界》,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