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步步惊心

  今日第二更送到。

  ————————————————————————————————

  “小花,小花……咳咳,小花,你在看什么呢?”秦婆婆连唤两声,见游彩花还是呆呆地站头上,只好提高了声音发问。

  “哦,老夫人,我来了。”游彩花忙跑到秦婆婆身边。

  “你在看什么?那边来的是什么人?”秦婆婆轻声问。

  游彩花眨了眨眼,脸上突然飞起一丝红晕,小声道:“大概……大概是襄阳王爷吧。”

  “十二王爷?”秦婆婆一惊,突然别开脸,对游彩花道:“外面太阳大,我还是先回轿子里等着。”

  “是。”游彩花正要扶着秦婆婆回到轿子里,却见王朝和一个光头的男人从门房里出来。那光头男人对着包拯和秦婆婆行了个礼道:“小的南清宫**王府门房王三迎接来迟,包大人和包老夫人请罢,王爷和娘娘已经等候多时了。”

  “有劳你了。”包拯微笑着抬了抬手,王三引着包拯一行往南清宫里走,眼角一扫,见蓝骁正领着轿马过来,忙转身道:“大人也是认识路的,请自己进去吧,小的还要在这门口迎送,就不相陪了。”

  “你去忙吧。”包拯也看见襄阳王爷的大轿正往南清宫而来,不由皱眉道:“他怎么也来了?”

  秦婆婆神色有些不安地道:“吾儿,要不,老身今日先回去,改日再来?”

  “那倒不用,”包拯安慰道:“母亲不必慌张,既来之则安之,孩儿自有计较。”

  “那我们快点进去吧,老身此刻不想与十二王爷相见,免得多生事端。”秦婆婆的脚步突然矫健了许多,也不用游彩花搀扶,快步走进王府。只见她一路领先,倒像是对这王府的道路异常熟悉。

  游彩花心惊肉跳地紧紧跟在秦婆婆身后,一边担心今日会不会出现八点档的狗血剧情,一边牵挂后面的襄阳王李钰,以至于魂不守舍,接连几次踩住了秦婆婆的裙摆。

  “小花,你不要紧张,有老身在,没你的事儿。”秦婆婆也注意到了游彩花的异常,便放缓了脚步拉过她的手轻声安慰。

  就是有你在才有事啦!游彩花哀怨地想,但嘴上可不敢说出来,只得跟个委屈的小媳妇儿似的一步一挨地跟在秦婆婆后面往里走。

  包拯追上来道:“娘,您老人家慢点。”

  秦婆婆停下脚步道:“唉,我这是怎么了?怎地如此沉不住气?罢罢罢,一切皆有定数,急也急不来,我们慢慢地进去吧。”

  又走了几步,两名小厮和一名圆脸的丫鬟迎面走过来,那丫鬟道:“是包大人和包老夫人吧?奴婢春香,娘娘吩咐奴婢来接大人和老夫人前往水榭。请其余几位大哥花厅用茶。”

  包拯命王朝等人随两名小厮前往花厅,自己却同展昭、秦婆婆、游彩花跟在春香后面往水榭行去。

  王府里的建筑富丽却不流俗,处处体现出别具的匠心。花木楼台,无一不可成景。但游彩花此时哪有心情看风景?她边走边望同路的其余三人,见包拯和展昭镇定自若,而秦婆婆地短暂的慌乱后,也恢复了平静,行走间竟隐隐露出些雍容的风范,不复当日老乞婆的落魄光景。

  游彩花正在开小差,突然听得春香道:“水榭就在湖中,包大人,包老夫人,请。”她不由自主地抬眼望去,只见前面一池碧水,水中荷叶田田,几枝粉色的荷花在夕阳照耀下显得分外妖娆。湖心有一座朱栏白碧琉璃瓦的楼阁,通过弯弯曲曲的回廊连接到岸边。

  “哇,好漂亮!”游彩花看得发呆,一时烦恼皆消,恨不得找一叶小舟划到到湖中的荷叶下面去洗个脚。

  展昭白了游彩花一眼,冷冷地道:“你还要在这里站多久?”

  游彩花转头一看,这才发现包拯和秦婆婆已经在回廊上走出去十多米了,自己却还站在湖边,脸上一红,嘴里却不肯承认,只道:“我是丫鬟,当然不能走到主人前面去,只该远远地跟在后面。倒是展大人你不护在大人身边,怎么也和我一样落后了?”

  展昭脸色一黑,抬脚就走,但几句低低的话语还是传进了游彩花耳中:“真是不识好人心,倒是我多事提醒你了。”

  “切,我自己会走,谁希罕你提醒!”游彩花扬了扬下巴,紧跑几步,越过展昭追向秦婆婆。

  来到水榭,又有两名丫鬟迎出来道:“是包大人和包老夫人到了吗?里面请。”

  游彩花垂着头跟在秦婆婆身后走进水榭,只听包拯道:“开封府包拯,拜见狄娘娘。”

  秦婆婆也微微欠了欠身道:“包门秦氏,见过狄娘娘。”

  一个带笑的女声轻柔地响起:“包卿家,包老夫人,不必多礼。小宁,快快给包卿家母子赐座。”

  包拯和秦婆婆坐下来,游彩花这才悄悄地从秦婆婆身后抬起头来,偷眼打量水榭主位上坐着的狄娘娘。只见这狄娘娘看起来不过四十许,皮肤保养的极好,容貌秀丽端庄,笑容亲切柔和。

  “还好还好,秦婆婆这个情敌看起来是个软柿子,应该不会赶尽杀绝……不过,秦婆婆年轻时虽然应该是个大美人,但这么多年的乡村生活,脸上添了许多风霜,怕是争不过这位养尊处优的狄娘娘吧?”游彩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转过眼来,却注意到秦婆婆低着头,似乎不愿和狄娘娘正面相对。

  游彩花不由得有些窃喜,以为秦婆婆是看见狄娘娘后自惭形秽,打了退堂鼓。

  “哀家常听皇上说起,包卿家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时时为皇上分忧。王爷也曾提到包卿家是国之栋梁,民之青天。哀家心中甚喜,因此特请包卿家和包老夫人前来,只为向姐姐讨教一些教子之道,也愿我的孩儿个个如同包卿家这般出息才好。”狄娘娘微笑地看向秦婆婆道:“不知姐姐肯否赐教?”

  秦婆婆不得已抬起头来答道:“娘娘言重了,包拯这孩儿自己争气,哪里是民妇的功劳。”

  狄娘娘突然站起身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秦婆婆,脸上神情惊讶之极。

  ————————————————————

  亲们多鼓励,妖妖多更新哟!<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