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战神之死

  日本大名间的战国时代,进行到最精彩的历史时期。

  元龟二年(1571),北条氏康死。

  其实很多喜欢日本战国故事的宝宝都是通过几个典型的历史人物。

  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上衫谦信,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来看日本的战国历史,通过这些历史的故事来详细透彻的看到日本战国的诸多典型的历史战役。

  毕竟整个横向和纵向的日本战国纷争,很难和华夏成整块的历史去相提并论。

  华夏的历史就像是一块大饼,日本国的战国历史像是一锅饺子。

  武田信玄与北条氏政重新结好后,攻德川家康于三河,开始了他的进京作战。

  织田信长与谦信缔结了同盟,谦信出兵信浓长沼,遥相声援德川家康。

  这时驻守信浓的武田胜赖部,仅有八百余人,勉强前来迎战。

  谦信赞其勇,不欲以众克寡,竟引兵退去。

  从这里看出来作为武神的上衫谦信为人很大气的一面。

  即使很多美国名将,华夏历史上众多将军都做不到这样的气魄。

  我19岁时看到这个故事,在学生中说:“看样子,打仗也是拼人品的”。当时招来很多高中历史课上同学的嘲笑,后来拼长相,拼爹,拼人品的话,广为流传那还是90年。

  此刻想来,我也是够了,其实我当时说的内涵,没有学生和老师能懂。

  次年的四月,武田信玄突然病死于进京途中。

  有的说其是在对阵时,被一个狙击弓箭手射杀后重伤而死。

  那些不过是吸引众人目光,赚取电影票房的一种噱头。

  史料说武田信玄在信浓国驹场(今长野县下伊那郡阿智村)病逝。

  武田信玄系日本战国时期,甲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从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浓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

  原名武田晴信,幼名胜千代,通称太郎,出家后法号德荣轩信玄,清和源氏源义光之后,武田信虎嫡长子。因任甲斐守,并且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被称为“甲斐之虎”。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称,也被誉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其子武田胜赖与武田信胜。

  死前曾经嘱咐武田胜赖一定要与谦信修好,并以为依托。

  由此可见武田信玄对谦信人格的肯定。

  要知道他们两个是打了十多年战的老对手。

  上衫谦信知到信玄死,亦为之伤感,曾经叹道:“吾国之弓箭将不利矣。”

  他随即让属地之人,绝音曲三日,并遣使臣前往海津城吊唁。

  此刻的属下有老臣进言趁机收复信浓,谦信以“乘人之危之举,不齿为之”,未予采纳。

  其实这时候上衫谦信不懂得取之么?

  事实这种军事谋略,小孩都懂,人人都会。这都是读书只是懂得半吊子军事历史的小人物,经常体现的小聪明,绝逼不系大智慧。

  后来武田胜赖违背信玄“死后三年不可出战“的遗言,强行出兵。

  在长筱惨败于织田、德川,元气大伤,越后诸将复请乘虚进攻武田,谦信以同样理由未准,至死不曾为难胜赖。

  信玄死后,谦信与信长虽然还保持着表面上的友好,但决裂已只是时间问题。

  信长消灭室町幕府之举,使谦信认定信长是天下动乱的祸首,而被驱逐的将军足利义昭,也请求谦信进京再兴足利家。

  从越后进京的道路是顺着北陆道,经越中、加贺、越前至近畿。为此,谦信当时的军锋首先指向了越中和能登。

  越中、能登原本都是守护山氏的领国,但能登(山氏所在)的实权早已旁落入重臣游佐氏、温井氏、长氏、三宅氏等手中,形成所谓重臣合议体制。

  重臣之间还系明争暗斗,可是把山氏傀儡化却是一致的。

  日本战国时期除了明着争夺,其实还存在着暗斗。

  很多学军事写军事的都不敢碰触日本的战国历史,虽然很喜欢玩日本的战国游戏,但是对日本的很多势力和背景不是很通俗的了解。

  其实我们人类放开民族间的偏见,种族间的歧视,从真心求得知识,认真去求得正解的道路,去看每个民族的过去历史,这又有什么可以忌惮的?

  人类的历史不就是整个人类国家的历史总和么?基本见识和气魄都没有的学子,还谈什么文化修养?

  永禄九年(1566),山的群臣中,势力最大的长纲连,索性扶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幼儿为主。能登实际上处于极度混乱的无主状态。

  至于越中,更早已是豪族与一向宗势力林立,其中不少以武田信玄为后盾。信玄进京的同时,谦信也曾出兵夺取了越中的大部分地区。

  天正五年(1577),谦信最终平定了越中最后的几个据点,并顺势扫平了能登除七尾城(名义上是山的居城)以外的所有地方。

  所以此刻我和最上义光面临的就是上衫家的最大危机隐患。

  七尾城中群臣之首的长纲连与织田素有亲交,一面闭城坚守,一面遣其弟长连龙向信长求援。

  九月,正在围攻七尾城的谦信接到了探报,以柴田胜家为主帅的五万织田大军,渡过加贺的手取川攻入能登。

  当时七尾城内已发生了急性传染病,我姑且认为系鼠疫。许多士兵因而病死。

  十五日,倒向上杉方的游佐续光、温井景隆等发动叛乱,诛杀了长续连、长纲连父子及其一族,七尾城在困守四十余日后陷落。

  谦信随即率三万五千人马迎击织田军。

  织田军已在手取川前背水列阵,且人数占优,但闻知七尾城已陷,谦信亲自统兵前来时,竟畏其名而战意尽失,乘夜撤兵。

  谦信随后追击,恰逢手取川涨水,织田军难以渡回,登时混乱,在谦信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

  战后留在岸边的织田军尸体有千余具,另外数倍于此的人淹死在河里或被河水冲走。

  这一仗,织田与上杉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以织田军惨败告终。

  因为北条在关东有所动作,得胜后的谦信没有乘势进兵,而是退回了越后。

  可是到了次年正月,谦信刚刚下达了关东征讨的总动员令,进京与信长决战。

  然而,因饮酒过量而造成脑溢血。上杉谦信四天后的三月十三日(公历4月29日),一代名将与世长辞,享年仅49岁。

  看来,老天总是对有能力的人不是那么公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