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养殖场投产

  张泰没想到王昊这么豪爽,赶紧开口答道:“如果全部建设完,至少得3个月,不过可以让人分批建设,先建起一栋,蓄水池也建在上面,到时候其他的建起来之后,在把渠道连起来就行了!这样的话,15天……最多20天,昊哥你就可以开始投入养殖。”

  “好,没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明天就行!”

  “行,我这就把初期资金转给你!”

  王昊一点不拖沓,立刻拿出手机转了40万给张泰,这可把张泰激动得,第一次见过这么爽快给钱的人。

  随即就打电话叫工人购买材料运过来。

  “昊哥,这……可是100万啊,你是不是太急了?”吴刚现在都还没回过神来,毕竟一百万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就这么投进去,想想都觉得心惊胆战。

  可对王昊来说,这100万不过只是半个月赚来的利润,现在光靠野生山菇和荔枝这两样,每天就有将近6万块钱的收入,还不算热销的野梅。

  到时候美颜水果超市装修完成之后,野梅恢复原价,那个利润才叫恐怖,一斤野梅就40块钱的利润,按照现在每天2000多斤的产量,就是10万块钱一天!

  100万?对王昊来说只能算“小钱”。

  王昊开解了一会吴刚,让他不要担心这些事情,放手去干就是了。

  办完这些事情,天色已经不早,王昊赶紧回家。

  一进家门,就看到张雨荷怒气腾腾的站在那儿,如同一尊门神一样,脸色相当的恐怖。

  “回来了?帮人家丁晓晓看病看得怎么样了?”张雨荷说道。

  “……看什么病?”王昊装傻。

  “针灸啊!你不是说要给丁晓晓针灸吗?”张雨荷一股醋意,没好气的说道。

  “咳咳咳!雨荷,你说什么呢!什么针灸,我怎么会这种绝活?”王昊汗颜,尴尬的开口。

  “哼!不会?那你先前和丁晓晓说,我跟你躺在地上是……”说到这里,张雨荷停住了,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嘿嘿!雨荷,你脸红的样子挺可爱的!”王昊笑道。

  “什么脸红?谁脸红了!?”张雨荷强行辩驳到。

  “别转移话题,你去了这么久,是不是对丁晓晓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王昊看着张雨荷紧张的模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雨荷,你这样整天疑神疑鬼,这是一种病,得治,不然很容易老的!”

  “你才有病!”张雨荷气呼呼的说道,可听到会便老时,心里也有些担心,紧接着问:“真的是一种病?”

  “当然,我可是医生,怎么会骗你?”王昊一脸自得的开口。

  “那……这到底是什么病?”张雨荷紧张的追问。

  “你看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容易生气,而且晚上睡眠质量不好,月经也是忽多忽少的?起床的时候容易头疼?”王昊一脸高深莫测的说道。

  “……”听完王昊这么说,张雨荷当场就愣住了,因为王昊说的这些状况她都有。

  “那怎么办?这病可以治吗?”张雨荷紧张的问道。

  “当然可以!”

  “怎么治?”

  “针灸!”

  “哐当!”

  “砰!”

  “啊!!”

  晚饭时分,枫林村的村民都听到了一阵喧闹的声音,而这声音正是从王昊家传来……

  不得不说,张泰的办事效率不是一般的快,当天晚上就已经有大车大车的建材被送倒了枫林村,架起了灯架,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王昊过去看了一眼,瞬间惊呆了,十几间移动板房已经搭好,几台大型挖土机同时开挖地基,场面可不是一般的浩大。

  路过的村民也被这场景给弄得一阵发愣,良久才反应过来。

  张泰把工人分成了两班,日夜不停的开工,工作进度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两天时间,第一批地基就已经打好,开始搭建称重梁。

  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日夜不停的工作,又过了5天,第一栋楼的框架就完全建成,就剩下砌砖起围墙的事情了。

  而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大型设备,只要拼命的堆人头就行,人越多速度越快。

  为了让王昊第一时间投入养殖,张泰也是拼了命,又调集一群工人过来,火力全开。

  只用一天半时间,就把占地15亩的养殖场的围墙全部封好!

  最后,就是建设蓄水池,还有装修外墙,电路铺设,设备安装等等繁琐的问题。

  这种活急不得,花了3天的功夫,才终于全部完成。

  前前后后居然只用了13天,这速度可是超乎王昊的预料。

  随后,王昊也不废话,按照合同再将40万打给张泰,其余的尾款,等到工程全部建设完毕之后,再一并结算。

  第一栋养殖基地建设完毕,王昊赶紧去采购鸡苗。

  采购鸡苗的时候,王昊故意跑到了清北市农贸市场去收购,没有在镇上购买。

  原因当然是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购买的只是普通鸡苗,避免日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王昊不但采购了大批鸡苗,还顺带采购了许多准备可以宰杀的成年鸡,分成两个区域养殖。

  蓄水池已经连同了枫林山的山泉,王昊将宝葫芦的灵液倒入到蓄水池中。

  然后将电闸合上,饲料搅拌机便混合着蓄水池中的水进入到养殖场里,给肉鸡喂食。

  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期间根本不用任何人工操作。

  王昊这么设计,当然是为了解决枫林村人手不足的问题。

  虽然养殖场有着先进的自动化,但是还没有达到无人就可以进行的地步。

  王昊雇佣了12个枫林村的村民,分成4组,每组3人,一天工作8小时,轮流休息,这样养殖场全天候都有人留守。

  而工资王昊开给每个人3000块钱一个月。

  就是3000块钱,也有不少人争着抢着来做。

  3000块钱虽然比不上采野生山菇和采摘也野梅的收入高,但是好在稳定,工作强度不大,也就是清理一下鸡粪,捡一些鸡蛋而已,不用风吹日晒,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干得来。

  两天之后,王昊为了验证饲养的成年鸡的肉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抓了一只回家宰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