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归宁 2

  八人抬的御赐轿子小小起伏、颠簸,从侯府出发到秦府,约莫得半个时辰。两侧轿帘落着,瞧不出外面的繁华,只是耳边的喧闹仍如昨日。

  大红衣裳、恍如出嫁的秦玥拉着穿了她挑选、同样盛装的欧阳皓宇坐在了同一排,摊开他手掌,自己手抚了上去,还有时间,她不放心地强调着:

  “皓宇啊,听好哦~,等会去姐姐家,要乖要懂事,对姐姐称呼‘爹’、‘娘’的人,你就称呼‘岳父’、‘岳母’。

  没事就跟在姐姐后面,不要乱跑,不能像在侯府那样,由着自己性子胡闹。那样姐姐会不高兴的,不高兴的后果会很严重,姐姐会再也不理你了,懂吗?”

  秦玥状似凶恶地半立规矩半恐吓,天知晓她只想吓人一下,让某孩童心性的人重视起来,

  却不曾想,那人紧紧抓住了她一只衣袖,紧盯着她,又乖又认真,隐隐含着几分担忧、害怕,郑重点了点头:

  “皓宇会乖的,姐姐不要不理皓宇,皓宇会难过的。”

  欧阳皓宇明知她口吻态度,是蹩脚的成人对孩童的吓唬,本该嗤之以鼻、不屑,可不知怎地,听到她说不理他,他心里莫名一紧,是否用她辖制昊天都不重要了。

  都分不清那一刻,是演戏还是真实了。

  “傻孩子,没事、没事的,”

  脆弱模样、可怜言语深深触动了秦玥内心,她没想到她随意一语会引起这样反应,不免有些无措,能想到的,只是连忙轻拥住了身旁人,拍着他背,连连安慰,

  “傻孩子,姐姐逗你玩呢,姐姐不会离开你的,不会的,乖、乖……”

  …………

  轿子晃晃悠悠前行,八个轿夫都是秦府人,知小姐定已思家心切,一个个便不约而同加快步子往前赶,耗时缩短了约莫四分之一。

  所以轿落、停时,秦玥仍在叨叨不休,她其实也不清楚自己说了什么,只是有时话匣子一开,便如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因而当轿外悦丫头隔帘向她禀,秦府到了,她听得几分错愕。

  这么快?她觉得似乎还只是一眨眼,可心里疑惑、脚下实诚,飞快地下了轿——她其实是思家的。

  “爹、娘!”

  熟悉的气息、熟悉的府门、熟悉的人,是家了!秦玥大呼了声,她惊喜地看到今生双亲衣着隆重、候在门口——看到了他们唯一的女儿,眼底的喜悦是真情实感的。

  “娘~!”

  她又长长呼着,全然不顾形象,不顾已经离开了父母、独自成了家,只张开双臂,如嗷嗷的鸟雀,扑向了某人,扑了个满怀。

  便抱紧那人不肯松手,眼闭着,脑袋在她怀里一遍蹭来一遍蹭去。

  “你这孩子,多大了~,娘教过你要注意礼节,怎么还这么懵懵撞撞、性子不改,你可都已成家了。”

  被扑那女子似是斥责着,可话语间,哪真有丁点责怪之意?只是思念得以倾泄,亦是双手环紧了才几日不见的女儿。

  “一回来就找娘,怎么不见你对爹这么亲热?”旁还有一人,说得似几分嫉妒、委屈,然只简短一句。

  ……紧随秦玥后下轿的欧阳皓宇便很自然看到了这样景象:

  日光耀下,一直把他当孩子对待的人儿,此刻成了孩子,在娘亲的怀里撒着轿。而旁侧的那祥和、温润的中年男子,无奈看着二人,可他的注视里并非烦厌,反是透着无上温柔。

  这一刻永久定格在了不远处侧头无意看向他们的某人眸中,一家三口是那样温馨,让人……羡慕。

  那人唇角弧线轻扬,这一幕的耀眼,勾起了他流逝已久、置在内心深处的点点轻柔。

  曾几何时,他也……多么怀恋,他其实,并不讨厌这样的场景啊~,某人眼角,不禁淡淡湿润了。

  “嗯哼~多大我都是娘,不,是爹娘的孩子。”

  脑袋依旧不安分地蹭着,秦玥很满意这怀抱的舒适、温暖,她自觉忽略了旁边那中年男子,可说着还是在话中添上了他,

  忽而,她毫无预兆,“啊!”一声咋呼,手松开,脖子向后扭去,瞧见欧阳皓宇傻傻站着,身边都没个人迎候,她开始歉疚自责、心疼不已,

  她怎能忘了他?

  “爹、娘,他就是玮令侯欧阳皓宇——女儿的……夫君,”她连忙小跑到那呆站着的人身边,牵起他手,拉着茫然的他到了父母身边,歉意地向父母介绍着,“皓宇,快叫‘岳父’‘岳母’!”她怕他忘了,又紧接着提醒。

  “岳父、岳母。”某人忙着轻应,很纯很乖。

  众人的目光这会才汇聚到了这“突来”的人身上——这就是他们的姑爷?

  不论是谁此刻都惊讶了,虽穿得一身衣服显得几分怪异、不搭,可瑕不掩瑜,这姑爷,着实是钟天地毓秀,好生俊秀刚气,可惜看上去果不像正常人,可怜了那副足以让天下一大票男子自惭形秽的外表。

  可是对秦父——这个因女儿变得挑剔、哀怨的男子,他虽亦是惊异于这百年难觅的好容貌,但他在意更多的,显然不是这点,他于是笑回,似是多有恍悟、责恼:

  “好、好,是侯爷啊。瞧我,人老了、记性差了,一时忘了,怠慢了侯爷,侯爷莫要怪罪。”

  相貌再好又能如何?连唤“岳父”“岳母”这样的小事也需女儿提醒——他终究是配不上他掌上明珠的!

  “好了,都是一家人,说话不急。总在门口站着是多不好,玥儿,带着侯爷快些进屋吧。”

  不待女儿异或是女婿回上什么,秦母却是在旁,好像无意瞥了眼丈夫,一丝若有若无的警告飘荡着,她一边说一边向前走去,一伙人也就随着她向屋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