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 第十一章 悲剧一(上)

  “首先,热烈庆祝旧大陆37号探险活动圆满完成。◇↓◇↓,然后,下一首《心不设防》给我优先!”成蓓手拿话筒,仪态万千。</p>

  一众人正汇聚在红房子卡啦ok歌舞厅,推杯换盏,灯红酒绿。当然,罗骁羿也在期间。</p>

  天暗了 灯亮了</p>

  街正喧嚷</p>

  城市夜加倍辉煌</p>

  拥挤的 陌生的</p>

  人在游荡</p>

  谁和谁交换孤单</p>

  夜太长 梦太多</p>

  爱更迷乱</p>

  我原想远远的望</p>

  你的爱 缓缓地</p>

  把我环绕</p>

  温热了我的眼光</p>

  如果你瓦解我的心防</p>

  瓦解我的抵抗</p>

  我是否不被刺伤</p>

  如果我卸下我的心防</p>

  卸下我的武装</p>

  爱是否美丽如常</p>

  夜太长 梦太多</p>

  爱更迷乱</p>

  我原想远远的望</p>

  你的爱 缓缓地</p>

  把我环绕</p>

  温热了我的眼光</p>

  如果你瓦解我的心防</p>

  瓦解我的抵抗</p>

  我是否不被刺伤</p>

  如果我卸下我的心防</p>

  卸下我的武装</p>

  爱是否美丽如常</p>

  如果你瓦解我的心防</p>

  瓦解我的抵抗</p>

  我是否不被刺伤</p>

  如果我卸下我的心防</p>

  卸下我的武装</p>

  爱是否美丽如常</p>

  要平凡</p>

  绝不要爱的复杂</p>

  我的心将不设防</p>

  成蓓的目光在屏幕上的歌词和罗骁羿之间的座位上流转反侧,眼角和嘴角一起愉悦的向上扬起,传递出浓烈的开心。</p>

  罗骁羿安静的在座位中。用啤酒杯挡住了脸颊。</p>

  一曲终了,成蓓很高兴。想用洗手间的镜子证明自己今天的状态无可挑剔。走入后堂的过道,灯光忽明忽暗。最终瞬间暗了下来,成蓓心一惊,突然前方拐角处灯光大亮。快步走去,只见一个矮灶,火上架一口大锅,锅里腾出的热气中呈现种种影象,一只雌长尾猿坐在锅边搅拌防止沸溢,雌猿与幼猿坐在灶旁取暖,四壁和屋顶摆满了魔女用的奇形怪状家用器具。</p>

  猛地。不知道从那蹦出一个雄猿,走向成蓓开始献殷勤。</p>

  你快摇个宝</p>

  让我中个宝</p>

  使我发发财</p>

  我的境况真不好</p>

  我要有了钱</p>

  也就有头脑</p>

  “啥鸟语花香的?”成蓓不解。</p>

  雄猿上窜下调,比比划划,让成蓓喝那大锅里的液体。</p>

  “为何?”成蓓不从。</p>

  雄猿左摇右晃,大声叽叽</p>

  这就算世界</p>

  一起又一跌</p>

  滚个不停歇</p>

  响声像玻璃</p>

  眼看就破裂</p>

  中心空瘪瘪</p>

  滚来烨烨明</p>

  滚去明烨烨</p>

  成蓓觉得实在没办法沟通,准备动手了。</p>

  “还是喝下去吧。”一副遮住整张脸颊的绿色蛤蟆镜出现在大锅旁边。</p>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青年站立原地,阴风恻恻,波诡云谲。</p>

  “你谁呀?”成蓓不屑一顾。</p>

  “过路人,偶然进到这个封闭场中。给你提个醒。”蛤蟆镜青年在讲话时。一众猿猴悄没声息的远离观望。</p>

  “喝了会是什么结果?”成蓓问。</p>

  “喝下之后的世界,你应该会去见到一个熟人,了却一段疑问。”</p>

  “很重要的熟人?”</p>

  “去不去随便你吧,我就是来提个醒。反正你也被困在这了。”蛤蟆镜青年说完,自顾自的走了。</p>

  成蓓在原地没奈何了一会,走到格架上。拿起一个水晶杯,舀起锅里的液体。在众猿猴的注视下,一饮而尽。</p>

  有点巧克力牛奶的味道。</p>

  旋即。眼前豁然开朗。</p>

  边走边看,自己置身一番优山美地的景象之中。</p>

  山谷淡雾,蓝天白云。</p>

  脚步在青青草地上摩擦出细微的声响。</p>

  前方一个山谷入口处,一个突出物巨大显眼,成蓓快步走进,从侧面打量着这个突出物。</p>

  是阎魔鬼王的脑袋。</p>

  汽车轮胎般大小的三只眼球铜铃巨眼,声势滔天,怒目而视。</p>

  头部以下的巨大身躯,横亘了整个山谷的正面,四肢巨爪匡扶住一个等量齐观的圆形轮盘。</p>

  成蓓上前定定看着巨轮上刻印的图像。</p>

  是《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p>

  阎魔鬼王无声的注视着眼前的成蓓。</p>

  后者早已看出,这阎魔鬼王不是实体,虚拟影像而已。</p>

  一道人影从这个虚拟影像上空劈下。</p>

  一个头戴法师尖帽,全身黑袍的女子,坐于六牙宝象之上。降落至成蓓面前。</p>

  法师装女子无上清凉,面目超凡脱俗,无声的注视着成蓓。</p>

  “你找我?”成蓓发问。</p>

  “不是,观音菩萨找你,不过她有事耽搁了,你就且把这六道轮回看过一遍吧。”</p>

  “什么目的?”</p>

  “不清楚,你就既来之,则安之。”</p>

  “您是?”</p>

  “普贤菩萨!”</p>

  二人对话完毕,普贤下了宝象,和成蓓一前一后向山谷中走去。</p>

  “懂六道轮回吧?”普贤发问。</p>

  “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道、人间道、修罗道; 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成蓓胸有成竹。</p>

  “阎魔鬼王手握的生死之轮图,是显示凡夫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的图解,它同时亦教授了苦的来源、脱苦的方法及脱苦的自在境界。”</p>

  “六道是精神状态,不是物理空间,我们有一天必定会死。但在死后,生命却并不终结。”</p>

  “在这个**灭亡后。我们的意识会先进入一个叫作中阴的阶段,然后便再次轮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种生命形式延续生存。”</p>

  “佛教常常谈及轮回,今天我们又在谈轮回之图像,哪到底是谁在轮回呢?在哪里轮回呢?为甚么他们在轮回呢?”普贤发问。</p>

  “凡夫众生的心识便是正在受困于轮回中的生命;由三善道及三恶道组成的六道便是凡夫众生轮回被困的处所。”</p>

  “凡夫众生因为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生、受死及再次受生,经历似无止境的轮回、轮转,在这六道中转来转去,不能自在或出脱。”成蓓继续胸有成竹。</p>

  “佛法中又常提及自在这个名词,自在又是甚么呢?”普贤继续发问。</p>

  “自在即自由的意思。我们一谈及自由。就以为不要干活、不用上班或没人管束便是自由,其实这些都不是真的自由、真正的自在,因为这些处境都仍有局限性 。”</p>

  “我们没有不死的自由、没有不病的自由、没有不再轮回的自由。。。。。。”</p>

  “佛法中所提及的自在,是指真正的自由、自在、自主,亦即不再受生、受死、受病、受中阴、受轮回所困的境界。这亦即超出了生死轮回、业力及烦恼的束缚和枷锁的解脱自在境界。这才是真自由、真的自在。”</p>

  “人生在世,辛辛苦苦的为的是甚么呢?其实所有人,乃至所在生命,追求的不外乎是离苦得乐,亦即脱苦的自由。不论你追求的是金钱、名位或其它的甚么。归根究底你追求的便是离苦得乐的自由。”</p>

  “问题是:穷一生地去追求后,谁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呢?有谁能达到拥有不病、不苦、不死的自在境界呢?”</p>

  成蓓通篇大论。</p>

  “作为一个高中生,你这思虑的很是遥远。!”普贤感慨。</p>

  “这都是我听大师们**记录的笔记!”成蓓没有邀功。</p>

  “佛陀开示说,烦恼与业力是我们受苦及受轮回的真正原因。修持正法是我们脱苦而得自在解脱境界的方法。</p>

  生死之轮,正是开示我们凡夫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之境况、过程及原因,并开示脱离这种无奈境况的方法。虽然六道之苦况包罗万有。但其大概情况已全包含在此图像之中了。”普贤手指阎魔鬼王全息投影图像。</p>

  二人一路走来,阎摩鬼王手持轮盘的巨大影像如影随行。在二人可视的空间中,如3d投影一样填满了整个目光关注点。无处不在的提醒自己的存在。</p>

  三条岔路的分岔口,普贤站住了脚步,指了指3d投影阎摩鬼王手中巨轮的最内圈。</p>

  </p>

  最内圈</p>

  在图的正中央,亦即大轮的轴心部份,是一个小圆圈,圈内有三种畜牲:鸽、蛇及猪;蛇及鸽由猪口而出。</p>

  “这三种动物,分别表义贪、瞋、痴这三毒。这三毒念,是凡夫的根本烦恼,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普贤说。</p>

  “为甚么鸽表义贪欲呢?”成蓓问。</p>

  “这是因为鸽的特征是贪欲无足,这是传统的说法。衲有一个研究生物行为的徒弟说,现代的西方动物学家经研究后,发现鸽是所有生物之中**频率最密的,这似乎与佛教传统说法不谋而合。在某些生死之轮图中,画师会绘上其它的鸟类表义贪欲,但这些画法是不正确的。在佛经上教授绘画此图的开示中,都指明了应以鸽(而非其它鸟类)表贪。”</p>

  “贪,真贪!”成蓓认同。</p>

  蛇是瞋恨的表义。如果你以手指头轻轻碰一下一条蛇,牠马上便会发怒、马上便会咬人还击,所以画中便以蛇代表瞋恨。</p>

  一头猪不会分辨好、坏、干净或骯脏,牠只会狼吞虎咽地把任何东西吃下肚子。</p>

  在平时,猪也只懂吃、睡及拉粪,其它就甚么都不干了。如果你牵一头猪往花园游玩,牠绝不会好好的坐在一旁欣赏景色,反而会到处捣乱,把花、草等都从泥中统统掘出来。在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种动物。但在不同国家、语言及文化中,不约而同地以猪来形容笨人。可见以猪来表义愚痴的确是贴切的。</p>

  成蓓自顾自的看着自己手中大师笔记,省却了必要的解释。</p>

  “由于我们凡夫最根本的愚痴。我们才会对外境事物生出贪欲,又在得不到欲得的事物时生起瞋恨心,这便是贪及瞋源出于痴的情况。在图的中央最内圈中,蛇及鸽都画成由猪的口而出,这就正是表义贪欲及瞋恨源出于愚痴。”成蓓最终下了定义。</p>

  “但在某些画中,画师把三种动物画成排为一圈的模样,猪咬蛇尾,蛇咬鸽尾,鸽又咬着猪的尾巴。严格地说。这并不是最传统、最正确的画法,但这种画法也有它的表义:三种动物互咬联成一环,表义贪、瞋、痴此三毒念并非单独运作,而是相互串连引发的。”普贤补充。</p>

  “是的,三毒等烦恼及业力是令众生不断地在六道苦海中生死流转的原因。这也就是说,轮回的原因及苦的来源便是烦恼及业力。如果我们想灭苦,单单抱怨是没作用的,我们必须把苦的根源连根拔起,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烦恼与业力的运作。”成蓓认同。</p>

  “在烦恼与业力二者之间。造成凡夫不断轮回的主要原因是烦恼。甚么是烦恼呢?它们是各种令我们的心不安及狂妄起伏的元素,例如贪念、瞋恨、愚痴这三毒等等。”</p>

  “假设凡夫只有过往曾积作之业,但却没有生起我执等烦恼,单单业力是不可能令凡夫再次投生的。这就像是一颗没有水份的种子,无法发芽生长。反过来说,如果你过往并未作任何业。但只要你一天还未断除烦恼,你便会因烦恼的驱使而即刻开始种业。从而凑足了轮回、受生、受苦的因缘。”普贤意味深长的盯着成蓓半响。</p>

  阎魔鬼王转动着手中的巨轮,展现出来的内第二圈。打破两人间的沉默。</p>

  内第二圈</p>

  在轮心中央向外数的第二圈,是有关生、死及中阴的教法图标。环的半边是黑的,另半边则是白的。在黑的半边环中,有三个小图形,这是代表了将投入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的中阴身。</p>

  这半个环,开示说众生因贪、瞋、痴三种烦恼驱使(即内圈的鸽、蛇及猪所表)造作黑业或不善业(此半环的底色为黑色,表示了黑业),便会在死后感召黑业果而投生于畜牲、饿鬼及地狱道中。</p>

  图中的畜牲、饿鬼及地狱众生的头部都向下,表示这三种生命形式是痛苦的下道转生。</p>

  在另半边环中,背景是白色的,内有三个头部向上的图像,代表将生于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这三种生命形式的中阴身。这半边环,开示说众生因造作白业(以白背色所表),将感召业果而于死后受生于天界、阿修罗界或人间。这三种生命形式比前述的三恶道较为少苦,故称为三上道或三善道。</p>

  “我正是主管三善道!”普贤表明了职位。</p>

  “三恶道是观音来管?”成蓓问。</p>

  “三恶道是文殊菩萨在管。”普贤回到。</p>

  成蓓不解,杏眼圆瞪。</p>

  “观音菩萨管至上道!”普贤答疑。</p>

  “至上道?”成蓓不解。</p>

  “顺着道路一直往下走,最后一定会有结果!”普贤神秘的笑笑。</p>

  站定在了三岔路口。</p>

  “看看熟悉的人间道吧。”普贤招呼了一下,率先走入了其中一条岔路。</p>

  人间道</p>

  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界之福报最大,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p>

  人间的苦有很多,但可把它们归纳为八苦。</p>

  生苦 ——从一受孕开始,受生的生命便感到各种痛苦。</p>

  成蓓看见岔路两边的谷道上过电影一般的开始闪回画面。</p>

  无以数计的精子默然注视沿着眼前的卵子。</p>

  巨大卵子的外壁上,唯一的一只精子,正在数以亿计即将死去的同类前,虔诚的叩击着细胞的融合。</p>

  它甩动着尾巴。无悲无喜的见证了一个轮回的开始。</p>

  对于生苦,本体或许不太明白。亦无法记起自己在母胎内乃至出生过程所经历的痛苦了。在母胎内的近九个月间,婴儿所受的痛苦很大。虽然本体记不起了。但这不代表本体当时没有感觉。</p>

  成蓓看见酝酿中的婴体,如在宇宙中逐渐形成的星球一般,缓慢而长远,却见瞬间就完成了出生。</p>

  老苦 — 本体不要以为在年过六十以后,才会感到年老的痛苦。事实上,本体自出娘胎,这种经历便可说是开始了。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本体智力渐渐衰退,记忆力也日渐减弱。肉身的体能及功能之衰退更加不用说了。</p>

  成蓓看着画面上的本体,从没有头发没有牙齿,到健康活泼的长出密发,长出四颗虎牙,活蹦乱跳,年轻气盛。</p>

  挥斥方遒,大好年华。</p>

  硬朗坚实的肩膀轻轻松把世界扛了下来。</p>

  漫步人生路,有梦想,在追求。</p>

  不过一转眼。</p>

  一切物是人非。</p>

  卑微的奉承压软了腰板。</p>

  生活的愁苦深深烙印在满头白发之上。</p>

  褶皱疲惫的脸庞。</p>

  轻叹生命的飞逝。</p>

  病苦 - 人的一生。不但要遇上多次大大小小的生理病患,更有各种心理上及情绪上的问题。如果往医院中走一趟,便能亲眼见到疾病带来之大苦。这种痛苦,有时更严重至令人生无可恋。</p>

  太多了。</p>

  医院的白色恐怖下。</p>

  通往太平间的道路上洒满无数的不舍。</p>

  死苦 — 在死时。本体不但承受极大的痛楚,更要被迫与亲友及财产分离,心中的恐惧不安是令人难以想象的!</p>

  就是一口气。</p>

  这口气在体内流转。无论神志不清,无论语无伦次。</p>

  是活着的。</p>

  这口气停了。</p>

  不过一具灰沉的躯体。</p>

  生与死的界限就是一口气。</p>

  爱别离苦 — 在一生中。本体要经历无数生离死别,往往不能与自己喜爱的人事长期在一起。</p>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p>

  怨憎会苦 — 这是指无奈地不断遇上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例如遇上被盗劫、被伤害或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共事等等。</p>

  他人即地狱!</p>

  求不得苦 — 人世间的痛苦之一,便是永远不能满足。有些人以为财主及名人便是最快乐的,富豪、明星及名人自杀并不少见,也往往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p>

  当本体想得到某些事物时,本体会被**所折磨。在得不到它们时,会很不快乐。即使本体得到了它们,仍然不感满足,还会欲求更多的好东西,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守护自己的财产,或者更会因失去它们而痛不欲生。</p>

  得不到想得到,得到了不如得不到!</p>

  幸福快乐,快乐什么?</p>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p>

  五取蕴苦 - 因为本体被迫得到了这个五蕴肉身,就自然会遭遇世上的诸种苦楚,无从脱身。</p>

  毫无出路。</p>

  似只似蚂蚁,活下来就数苦加身,一身一世无法逃脱,根本没的玩。</p>

  或许在数亿颗精子沉默的注视着那颗进入卵子的精子后。</p>

  想起自己即将衰亡分解的下场时。</p>

  不过想</p>

  生又何欢</p>

  死又何哀</p>

  “很绝望?”普贤问。</p>

  “还好,不过春秋大梦一场!”成蓓很是淡定。</p>

  “如若真的是春秋大梦一场,那六道为何会在这里?”普贤追问。</p>

  “说过了,其实六道不能简单理解成物理空间,六道是心的境界。”</p>

  “一个人走进了羊群,但我们却不能说这个人进入畜牲道。但如果一个做出了道德上很卑劣的事,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是衣冠禽兽。所以六道是心的境界,不是物理空间。”</p>

  “倒是我很想知道,六道的分界是如何定义的?”成蓓问。</p>

  六道分界</p>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是凡夫,生死流传,不能出离,如同漫漫的长夜,虽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还是要受轮回。</p>

  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间,这有形世间为无名烦恼所包围,所以世间为五浊恶世。</p>

  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p>

  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内,都要接受轮回,这因此佛经说三界犹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烦恼无名之火所烧。</p>

  普贤遥指阎魔鬼王的轮盘悠扬的说。</p>

  据经典所指出,行十不善业因缘故,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p>

  行十善业道因缘故,则生天界及人界。</p>

  所谓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灵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虽然享福,但是福报总有享受完的时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堕落,仍然要轮回的。“普贤继续演讲。</p>

  “行善的人,心安气顺,宛若人天;虽然行善,但心生嫉妒,宛若修罗;无惭无愧,无羞无耻,便是畜牲;贪心炽盛,毫无厌足,便是饿鬼;丧尽天良,无恶不做,就是地狱。九类众生, 一身具足,完全是在心的感受上安立的。”</p>

  “瘾君子,毒瘾发做,如同在地狱之中,但近在咫尺的我们却不可能感受这样的痛苦。”</p>

  “《地藏经》说地狱“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p>

  “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地狱不是钻探队能钻到的。佛学中还说,一个人禅修到一定功夫时,可以达到一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等天人的境界。达到这些境界的人,也并不是如同火箭一样飞到大气层外面,而是只有他本人能够体会到的一种精神状态,禅乐也是被很多禅修证实是真实的存在。”</p>

  “一念清醒花开遍世界!”成蓓总结。</p>

  “马上就到修罗道了”普贤仙人指路。(未完待续。。)u</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