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上回说到老耿同志从医学角度在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划分上做了一番讲解,高文化、周公和孔子都很钦佩。

  只听老耿继续说道,人与社会是一样的,能分清阴阳,辩清虚实,就能看好病。社会也是,找不到病根不行。其实社会已经给出了答案,只等人们是否能心甘情愿地承认了。什么答案呢?咱还打比方,我是医生,所以就还说医。中医和西医,谁好谁环?谁强谁弱?这个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西医进入中国也就是一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看看电影、电视,就大致可以想象当年西医进入中国都经历了什么?人们是怀疑、好奇,甚至还有不相信和抵触,但是最终西医在中国还是站住了脚根。看看现在的医院就知道了,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只是一个科室。也有中医院,但远不及西医多和普及。说明什么问题,中医好但也有它不及的地方,西医不好,但也有它的长处。现在人们都知道了,看病还是西医快,这叫治标;养生防病还是中医,中医能让人长寿健康。但如果硬要把两者分开对立起来就不好了,所以在中西医的发展融合道路上是采取了相互兼容的模式,各施所长,人们各取所需,现在就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那么解决社会问题也一样。中国的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可以比做中医,法治可以看做西医,从西医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看,将来也会是法治社会占主导,就看人们什么时候能接受这样的观念了。

  高文化插了一句道,现在已经接受了,不是都一直在喊法治社会、呼喊法律吗?而且社会主义法制已经写入宪法了呀,怎么会不接受呢?

  老耿笑了笑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中医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老百姓不接受甚至抵触,情有可原,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反对力量是来自中医内部。一些半死不活的郎中,看病手段不高,搞个小动作到很在行。他对西医一巧不通,但西医在街面上一开张,很显然要抢他的饭碗,所以他们口头上可能会说欢迎西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话,但背地里却是编瞎话、放谣言、蛊惑人心,目的只有一个:撵走外来的西医,保住自己的饭碗。这些个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郎中,其实是很可怜的。遇到新鲜事物不是接纳、包容,找到不足,迎头赶上,而是采用抵触、破坏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历史证明了他们也就是跳梁小丑,最终被历史所抛弃。究其原因就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所以你说人们都欢迎法治,但是不是真欢迎还要看行动,利益面前是个坎呀!老耿似是语重心长地最后结了这么一个尾,然后端起茶杯慢慢品咂。气氛一时显得有些沉闷。

  高文化这时也长叹一声,像是自我批评地说道,原来我以为人们都是拥护法治社会的,你这么一说,感情是有反动派呀。高文化一句玩笑话,让四个人都笑了,气氛一时又活跃了起来。可不就是反动派吗?嘴上说欢迎,背地里使坏,阻止法治的推行。笑过之后,高文化继续说道,我说呢,为什么法治喊了这么多年,却一直不能名归实处,原来有这么个原因在内。

  老耿笑笑说,也正常,什么事都有个过程,中医进入中国还经历了一二百年,何况一个社会的转型呢,对不对?再着说了,西医和中医他们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三国时期的华佗就能开颅做手术了,你能说中医和西医不相通,所以看问题要全面。西方社会在法律已经很完善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向中国的孔子和老子问道?学习他们的哲学思想?不正说明了西方法治社会同样存在不足吗?只有互补才能完美吗?老耿像是在打哈哈,但也不无道理。

  老耿一边说一边看向周公和孔子。

  这么老半天,周公和孔子一直沉默不语,只是偶尔点一下头。当然两人的大脑也是在飞速地旋转着。这些新鲜思想,跨越几千年进入周公和孔子的思维逻辑程序,就是计算机也得在里面运行半天,何况是人呢?老耿一提孔子和老子,又把孔子吓了一跳,但马上就不动声色恢复正常了。周公和孔子点点头,周公发问道,那按你所说,这个过程要何年何月才是个头呢?你看看老祖宗周公,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点中了要害。

  老耿笑笑说,这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情,咱们平头百姓,不考虑这些劳什子。

  周公看老耿像是不便随便发言,就又紧跟着问了一句,那依耿老师看,怎样才能推进这个过程、加快这个过程的发展呢?

  老耿仍笑而不答。

  高文化抢过话头道,我过去有一个不成熟的思路说出来大家听听?

  大家的目光又都转向高文化。到底是年青人,别人都避而不答的话,他倒抢着说。那就听听吧。只听高文化说道,我原来以为中国不能快速走上法治道路的原因是缘于六十四卦的一个卦,叫天水讼。咱们可以再看一下这个卦。高文化又是半开玩笑似的一边说,一边还从衣服兜里取出一张纸,然后对着纸说了起来。

  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卦——天水讼,就很能说明问题,咱们可以看一下它的卦辞和爻辞。

  天水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整个卦都在说打不赢怎么办,要么就是不要纠缠、别打了、算了。先说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首先是吓唬人,因为诚信受阻,气不顺,警告你要警惕,有凶啊。所以“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也就是说有大人物出现的话才会有利,不利于克服困难呀。再看爻辞,一开始就说不要纠缠,然后再说打不赢就回来,反正家里还有三百户,也穷不死,没啥,多大气!要么就说啃老本,虽然不好但还是终吉;或者干脆说不打了,回来安安省省等吉祥到来吧。但是这样忍辱负重,吉从何来呢?光说打不赢就说了两次,不是安慰吃老本就是回家息事宁人,最后说可能会得到赏赐,但又说赏赐了又会被收回。也不想想谁赏你啊?一个窝囊废,领导见了都躲着你,还会赏你,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怪不得说赏给你了还会再要回,连周文王恐怕也不想信会天上掉馅饼吧?哎,我真搞不明白,我们的老祖宗周文王怎么会这样教人对待讼事?我想,要么是周文王没有参照对象,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就要人委曲求全,还说忍了好、忍了好。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让人忍为先,要追根求源,大概要追溯到周文王这里了。

  高文化喝了口水继续说到,讲到这里我就想起最近新闻上说某地有一个大家族,五世同堂,上百口人一直没有分家,一时传为美谈。有记者问其中的秘诀,那当家主事的老者就说了一个字:“忍”,大家都忍一忍就过去了。你看看,多形象生动的例子。其实我想周文王当时恐怕就是差一个法律依据,如果有了法律依据,按法办事不是什么都可以解决了吗?但正是因为没有依据,为了安定生产,只好让人们一忍再忍。哄着骗着让人们去忍,呜呼!真可悲。当然有了这样一个对待讼事的态度,后代怎么可能会产生法治思想和独立意识?所以我认为中国传统远离法治,就源于一个讼卦。是讼卦奠定了忍的基础。儒家文化又大肆渲染,要人们忠厚待人,让人们羞于面对、不敢面对,碰到讼事就绕着走,一步步离法治越来越远。

  孔子偷看看周公,周公不动声色,孔子心想,这老祖宗真沉得住气,本来听这小高说到天水讼卦了,和周公老祖宗不谋而合了,没想到这小子另辟蹊径,“哧溜”一声跑别的地方去了,还把老祖宗的爹周文王捎带埋怨了一通,真有这小子能的。

  只听老耿说道,你说的也对、也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是年青人,接受西方知识应该比我快也比我多,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农耕文明的特点就是安定、保守。周文王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提出面对讼事的主张应该是情有可原、无可厚非的,提倡忍让和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要让周文王在当时就产生像西方那样外向型的思维方式,你也太难为老祖宗了。老耿也幽了一默,引得大家都笑了。周公和孔子几乎是苦笑了,两人互换了一个眼神,不知其所以然。

  老耿继续说道,制约机制必须克服独大,你知道行酒令中的老虎、杠子、鸡和虫吧?老虎吃鸡、鸡叨虫、虫拱杠、杠再打老虎,四个循环起来,谁也有怕的地方,但是谁也有杀手锏,这就叫阴阳之道,相互制约,共同完成行酒令。如果不循环,那就坏了。比如:没有杠打老虎,那么都要说老虎,因为老虎没有克星呀,这个游戏就不好玩了。所以游戏都明白的道理,也就无须多解释了。

  高文化听到这里心里一亮,忙问道,如果把老虎、鸡、虫、杠做为一个整体,要把它们分个阴阳,该如何划分?

  看来这高文化是跟阴阳较上劲了,逢事必提阴阳,五行尚没有个头绪,这里又截住话头,要把老虎、杠子、虫和鸡分出个阴阳。老耿究竟作何回答,请看下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